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人物 > 宣传
编号:128147
陈锦王:白衣执甲冲在前
http://www.100md.com 2020年3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241期
     在武汉江汉方舱医院工作期间,有什么重活、累活,他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处理——

    陈小妹摄

    “平安落地。”3月17日下午5时,在走出飞机舱门的那一刻,海南省第三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队员、海南省中医院护士陈锦王向家人发出一条微信。

    曾经,陈锦王的健康状况,一直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2月22日,陈锦王因过度劳累,工作中突发头痛、恶心、呕吐,经检查后发现颅内动脉瘤破裂。经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连夜紧急手术,陈锦王病情平稳,并于3月5日基本康复出院。

    陈锦王是护理队中为数不多的男护士,队伍抵达武汉的第一时间,他就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 http://www.100md.com
    在申请书中,他这样写道:“省里组织援鄂医疗队伊始,我就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我深知此刻国家有难,匹夫有责。我愿意为党的事业贡献力量,救死扶伤也是我的职责。”

    陈锦王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把支援任务当作自己思想和意志的一次淬炼,把初心和使命践行在方舱医院里。

    护理队进驻的江汉方舱医院是武汉市首个方舱医院。当时,队伍分管的病区住着300多名新冠肺炎病人,平均下来一名队员工作期间就要负责五六十位患者。因为需要保证病区与外界的严格隔离,所以患者们的疾病治疗和生活保障都只能由队员们来承担。通常除了输液、发药、测量体温、采集咽拭子等护理工作,队员们还要负责把衣服、毛巾、脸盆等生活用品带进医院交给患者,有时家属们与患者之间的联系,也需要队员们在中间帮着传达。

    时间紧、活儿杂、任务重,这是队员们在方舱医院的普遍感受。而最让女队员们感到压力的,就是患者每日三餐的运送。
, http://www.100md.com
    “几百份饭,女生力气小,根本拿不动。” 海南省第三批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领队、海南省中医院护士长张玲说。

    每当这时候,陈锦王都会主动承担起病人们的饭菜运送和发放任务,穿着闷热的防护服,陈锦王不停地在医院门口和各个病房之间穿梭,确保按时将热腾腾的饭菜送到每位患者手中。

    张玲还谈起一件令她印象深刻的事情:2月5日晚,护理队临时接到紧急通知,赶赴江汉方舱医院接收转运过来的新冠肺炎患者,由于患者乘坐的车辆停靠地点距离病区较远,陈锦王就主动选择了较为繁重的引导病人任务,把登记、接收患者等相对轻松的工作留给了队友们。一晚上下来,他帮助患者拎行李、送病情资料,在接收点和病区之间来回跑了数十趟。

    工作期间有什么重活、累活,陈锦王总是第一个冲上前去处理,而回到驻地,其他队员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也会热心帮助解决。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队员们在驻地都是单人单间居住,相互之间不串门。这时,大家的后勤保障就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陈锦王挑起了这一任务。每次队员们缺少生活用品了,只要在微信上和陈锦王说一声,他都会第一时间跑到楼下的物资领用处,把需要的东西搬上来,放到队员门口。

    乐观、暖心、正直是大家对他的一致印象。据了解,在医院组建援助湖北护理队的时候,陈锦王就主动报上自己名字,换下了科里同样报名援鄂的同事。

    “当时科室报上来的是一个女护士,陈锦王听说后连夜打电话给护士长,表示自己是男士,身体条件更好,希望替同事去完成支援任务。”海南省中医院护理部主任潘莉说。

    而在平时工作中,陈锦王也一直是冲锋在前,乐于助人。

    作为海南省中医院第一个招进来的男护士,有着近10年护龄的陈锦王现在是手术室腹腔镜组的组长,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对操作流程的熟悉,同事们在工作中遇到困难都喜欢找他。

    “他对腔镜器材比较熟练,遇到设备有些小问题他自己就可以解决,大家有不明白的地方都喜欢说‘叫陈锦王来看一下’。”手术室护士长冯秋颜说。

    在武汉治疗期间,陈锦王每天都能收到很多条来自家乡同事、家人、朋友的问候,以及询问身体状况的信息。他康复后拿起手机回复最多的,是那句“一切平安”,因为在前线,这4个字是对众人牵挂最好的回应。(符光雄 刑益照),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