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中医药报》 > 第5021期
编号:120335
包在饺子里的中华文化
http://www.100md.com 2019年2月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5021期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在一些地区被称为“扁食”,大概是以其形状而命名的。中国人喜欢吃饺子,过年吃饺子更是不可或缺的节日习俗。

    “交子”寓意新旧交替

    吃饺子的时刻,各地不同:有入夜就吃的,叫做“早早进入新年”;有半夜才吃的,说这是“新旧相交的纪念饭”。如果按照我国古代的甲子计时法,这饺子自然是应当在半夜里吃才对的。因为这一时段被称为“子时”,“饺子”与“交子”谐音,此时进食饺子,具有“交子时”的含义,新年与旧年交替此时完成了。唐代诗人史青在唐明皇命题为《除夕》的五步诗中吟的“今岁今宵夜,晚年明日催。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的诗句,指的就是这一特定时辰。

    除夕午夜吃饺子的这种习惯,有寓意团结、表现吉祥、辞旧迎新等多重含义,往往男女老少一齐动手,一边守岁,一边畅谈,一边包饺子,甚至把第二天早晨要吃的都包出来了,真正体现了节日的喜庆气氛和乐趣。

    饺子中的中国智慧

    根据饺子的形状,自古至今也有许多不同的叫法,如“角子”“偃月馄饨”“汤中牢丸”“元宝”等。许多地方还把春节吃的饺子专门包成金元宝形状,并在其中包入硬币,以预示来年发财,包入糖果,以预示未来的日子甜甜蜜蜜,包入花生(又名“长生果”),以祝愿人们健康长寿。

    选定饺子作为年夜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饺子的成分起码体现了两条非常重要的营养学原则:一是主食和副食的搭配,用面粉做皮,肉和蔬菜做馅,既味道鲜美,又省工省时,饱腹和营养并重,连外国人吃了都赞不绝口。二是肉类食品与蔬菜的结合,或以肉为主、菜为辅,或以菜为主、肉为辅,或肉菜各半,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易于为人体吸收。应该说,这是符合中国人营养需求的一种创造,因此它成为人们世代喜爱的食品。

    世界各地的“饺子”

    国外也有吃饺子的,但时间不一定是在春节,内涵与我国的也不尽相同。俄罗斯的饺子个头大,要在牛骨汤里煮;印度的饺子不是煮着吃,而是烤食;朝鲜的饺子是牛肉馅的,还放有大量的辣椒;越南的饺子是鱼肉馅的,还加入了大量的橙皮、鸡蛋、猪油。墨西哥人也吃饺子,馅是用洋葱、番茄、芹菜、牛肉做成的,还不失西餐的成分。

    最有讲究的还是中国的饺子,这是举世所公认的。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饮食结构的逐渐改变,中国的饺子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变化。如饺子皮由原来的面粉扩展到米粉、土豆粉、豆腐皮,饺子馅则除了牛、羊、猪、鱼、蛋等为主料外,配人的蔬菜品种日渐多起来,如萝卜、白菜、油菜、茄子、冬瓜、茴香、西红柿等。因此,也就有了三鲜饺子、红油饺子、水晶饺子、清素饺子等几十个品种。饺子的吃法也由清煮发展到蒸饺、煎饺、炸饺和加入各种汤类的高汤水饺。还有将饺子与面条合在一起煮食的,美其名曰“金丝穿元宝,越过越热闹”。(温长路), http://www.100md.com(温长路 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