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7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3210626
不想上班也是“病”
http://www.100md.com 2017年12月1日 幸福家庭2017年第12期
     头晕、乏力、没食欲,情绪低落,注意力不集中……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陈小姐整整一天都不在状态。“这是节后综合征。”心理专家指出。长假过后,“节后综合征”来袭,如果两周还未缓解,需要求助医生予以治疗。

    所谓“节后综合征”,是人们在假期结束后重新投入职场生活时,一时无法较好地转换角色,会出现厌食、精神不振等症状。河南中医药大学一附院临床心理科张海燕指出,引起“节后综合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首先,每逢放假,大家都会出去旅游、拜访亲友或与朋友出去逛街吃饭等,生活丰富多彩。而放假结束后,职场上繁杂的工作总是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让人一时间无法适应。其次,假期生活十分休闲。节后立即要投入快節奏的工作学习中,让人一时无法适应。另外,假日期间,同学聚会、亲友来往以及朋友约会,互相了解近况,不免会产生一种攀比心理。不过,这只是一种不良心理状态,而不是心理疾病。

    短时无法进入工作状态,随即引起节后综合征。上班族是易感人群,这几招教你如何调节。

    肠胃不适要注意调整饮食

    节假日大部分人会出现脂肪、糖分、盐分摄入过量的情况,导致肠胃负担过重,造成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问题。即使没有明显的胃肠道方面的不适,食欲不振也会让人精神不振。

    节后几天要注意调整饮食,清理肠胃,减少油腻,少糖、少盐,以清淡为主。节后适当喝些粥,既清理肠胃,又调整消化系统功能。主食可以谷类粗粮为主,并适量增加玉米、燕麦等成分。

    乏力疲惫要适当休息

    长假玩乐过度,甚至通宵喝酒打牌,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物钟,造成神经系统失调,于是“睡眠紊乱”就会找上门。

    通过休息、调整生物钟、洗澡泡脚等方式消除疲劳。睡眠是驱除疲劳的重要手段,要让大脑放松休息,可轻轻按摩头部、听听音乐,早睡早起,起居有序,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

    恐惧上班要提前调整

    过节后,重新投入正常紧张的工作,部分人会有种陌生感和恐惧感,大脑像一团浆糊,一上班就觉得全身没劲,工作的时候频频回味旅途的秀美风景,这些都是节后综合征的典型表现,通常这样的情形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改善。

    提前调整。假期的最后一天在家好好休息,上班前夕不去参加聚会等容易让人兴奋的活动。可以和朋友打个电话聊聊天,转移一下自己的注意力。上班后要尽早收心,加强自我调节。

    疲惫烦躁用想象放松法

    假期外出游玩的人,往往会出现疲乏、不断回想旅途片段的交替状态,这很容易导致人烦躁不安,而长途跋涉之后的倒时差、腰酸腿疼等躯体状态更是司空见惯,这些都可能加重节后综合征的症状。

    可以采用想象放松法,即选择安静的地方,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坐在或躺在一个美丽的地方,暗示自己逐渐放松,配上几次深呼吸,逐渐人就会觉得神清气爽,症状会逐步消失。对身体上的不适,切忌盲目加长休息时间,也不宜加强运动量。最适合的办法是增加一点有氧运动,必要时做做保健按摩理疗和蒸桑拿热疗,都会很好缓解症状。 (蒋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