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
编号:13729148
智慧应对“空降”老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日 《幸福家庭》 20136
     自己带孩子,虽然有点累,却能在育儿方面“独霸天下”。但是,爷爷、奶奶、姥姥、姥爷难免会来家里小住,这时候养育上的冲突就会从天而降。

    认为你把孩子养矫情了

    宝宝正是添加辅食的阶段,我不想给孩子吃没有安全保障的东西,所以一有空就会买最好的食材给她做,即使买一些成品也要精挑细选,且要调查、权衡一番。谁知婆婆来我家住的第二天去逛超市时,看到有款米粉特价就买回来很多,还兴高采烈地说这下足够宝宝吃好几个月的。其实那款米粉是我们当地产的,有次在新闻中都被报道过有几个指标不合格。当然,我还是很委婉地跟婆婆说宝宝吃不惯这个牌子的米粉,最好去退掉。谁知婆婆却生气了,说都是我一个人带孩子,把孩子养矫情了。我这能算矫情吗?这是做妈妈起码的安全意识吧!(霜霜妈)

    这种情况确实很让人为难,说孩子吃不惯吧,要担待老人说我们养孩子矫情的“罪名”;告诉老人实情吧,好像在指责老人对孩子不够重视。不管怎样,老人费了一番心思为宝宝做了事却没达到目的,都会很生气。因此,更重要的也许是我们先认可她爱孩子的心。
, http://www.100md.com
    霜霜妈妈应该先“狠狠”地表扬婆婆一番,夸婆婆买的东西既是宝宝需要的,又买得便宜,宝宝有这么能干的奶奶真有福气之类的。这很能满足老人“终于为孩子做了点什么”“我还有用”的心情。之后再私下和老公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请老公找到问题产品的相关新闻报道偷偷地拿给婆婆看。一般老公来说这件事的时候,婆婆就完全不会觉得儿子有任何责备或质问自己的意思,而只是说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这时候,外向的老人也许还会赶紧跑去告诉儿媳妇,千万别给宝贝孙女吃刚买回来的米粉。那么,儿媳妇只需和婆婆一起声讨这种不负责任的企业就行了,和婆媳矛盾完全没了关系。内向的老人也许会请儿子想办法去和儿媳妇说,儿子这时也只需拍拍老妈的手,告诉她“别担心,我会把一切搞定”,就万事大吉。

    如果上述办法一时想不起来,也没把握实施,就干脆先来个“缓兵之计”:把米粉放好,告诉婆婆,最近宝宝吃米粉有点过敏,医生说过一段时间再开始吃。然后找个借口带宝宝去趟医院或保健所,之后买回新的米粉,告诉婆婆这是医生给开的,必须先吃这个。一般鉴于是医生或专家的指导,老人多半会无奈地遵从。何况,婆婆只是小住,等她一走就管不了她买的米粉你给不给孩子吃了。
, 百拇医药
    来住就是为了唠叨

    我妈妈有段时间来跟我们一起住,可真没少闹矛盾。比如一般宝宝的衣服我都是单独洗,可她非说过水为净,是我太讲究;我们给孩子买的玩具,她都把新的、好的藏起来,只让玩旧的、破的,说等孩子大点不摔玩具了再玩新的,说我不知道节约;她听说我给宝宝买的沐浴露、洗发水都比较贵还特别生气,说我就知道瞎花钱;我和老公周末睡个懒觉,也要被她骂到中午,说我们枉为人父母,她当时如何如何……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妈比婆婆还要难对付,婆婆来跟我们小住时都是客客气气的,可亲妈才不管那套,肆无忌惮,成天唠叨你,真让人抓狂!(玫玫妈)

    一些强势惯了的妈妈到了自己的女儿家,当然认为自己还是老大,想怎么着就怎么着,从不看别人的脸色,遇上这样的老妈,也够崩溃。不过,这都是生活上的小细节,自然也不必板着脸去和老人讲大道理。既然老妈强势,就让她暂时过过“女王”瘾吧!她愿意唠叨就让她唠叨,既然管不了她的嘴,就只好把自己的耳朵堵上,对她的唠叨别太上心。对她做的事,要不暂时忍让,要不就阳奉阴违,比如把宝宝的衣服再单独洗一遍。
, http://www.100md.com
    不过,一味讨好的确也会让人感觉很糟,尤其是当老人严重干涉到了小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亲子关系或夫妻关系的时候,所以也要考虑一下对策。这样的老人最讨厌你挑战她的权威,和她顶撞,所以不论她说什么,你最好都赶紧回应:“是,陛下,马上整改。”用这样完全服从加开玩笑、撒娇的态度,也许能帮你扳回一城。还有,就是要给这样的老人充分的肯定,不管是生活上还是育儿上。因为强势的老人往往内心脆弱,总担心自己的权威消失殆尽才总是在试探。所以,当她感受到自己依然说话算话,依然完全有能力控制你和你的生活的时候,反而倒是会听你说上几句。当然,这只是你应该给她的感受,而不是真的被她所控制。

    不遵守你的家庭规则

    我平时很注意给孩子立规矩,这样他才能养成好习惯,懂礼貌,孩子也遵守得不错。谁知自从公公前一阵来我家后,我给孩子立的很多规矩“烟消云散”了。孩子因为有了爷爷这个“护身符”也越来越随意:晚上固定的睡觉时间被打破了;玩完玩具不再自己收拾;吃零食不再有限制,想吃什么吃什么……每次我要管,公公都赶紧拦在前面:“孩子还这么小,你管得也太多了!” (琛琛妈)
, 百拇医药
    如果一年中,孩子和老人相处的时间不多,可以暂时随老人去。但如果老人确实要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和你们住在一起,而又如此破坏养育规矩,就不得不“出马”了。

    当然,不能气势汹汹地跟老人“兴师问罪”,尤其不要打出“这是对孩子好”的口号,因为这样一来,老人会生气地反问:“你的意思是说我对孩子不好!难道这不是我的亲孙子?!”对立之势一旦形成,既影响对孩子的教育,又影响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非常不可取。

    好的办法是“曲径通幽”。比如平时规定孩子看动画的时间是30分钟,而爷爷却陪着孩子随便看,那么不妨在有广告段落时对孩子提出建议:“宝宝,时间太长了,爷爷都坐累了,你们去喂喂鱼,活动一下吧!”站在老人的角度提出建议,他自然不会觉得没面子。

    另外,事实胜于雄辩。让事实说话,比跟老人苦口婆心地强调有效多了。比如让爷爷带着宝宝去检查视力,去体检,去看牙。爷爷自然会听到医生给出的各种建议。这毕竟是医生的话,并不是爸爸妈妈在反对他老人家疼爱孙子,老人接受起来更加容易。

    其实,人越老就越像个孩子,巧妙地用好心理学上的正强化法,也能很好地帮我们一把。比如当老人某次偶尔做对的时候,一定要大肆表扬,夸上几天,甚至还有各种美食和物质奖励,这会逐渐让老人进入你的“圈套”,按照你的小家庭已有的规矩行事。

    的确,突然“空降”的老人有时候比和我们一直生活在一起的老人还固执,还难对付,但是幸好他们带来的烦恼和麻烦只是暂时的,以不变应万变也许就是最好的策略。如果他们的干预真的严重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和养育模式,也没有必要马上摆出对立的姿态,总有各种各样的智慧能帮你解决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去找到它!, http://www.100md.com(耳耳)


    参见:首页 > 保健版 > 家庭健康 > 老年保健 >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