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幸福家庭》 > 20128
编号:13748381
辩证看待“啃老”现象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幸福家庭》 20128
“啃老”需要区别对待,社会福利待遇剥夺说不能成立
     有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65%以上家庭存在“老养小”现象,30%左右青年基本靠父母供养。因此,有专家称,应激励啃老族自立自强,取消其享受各种社会福利的资格,以起鞭策作用。网友却表示:“真心不想啃老,现在就业难、房价高、物价涨,不啃老‘压力山大’。”随着年轻一代所承受的生活压力的增大,类似啃老的现象可能会日渐普遍、见怪不怪,甚至不啃老反倒少见多怪也未可知。个中曲直,值得分析。有人直言:“啃老是个社会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房价问题、医疗问题、养小孩的高成本问题,能解决啃老问题吗?再者,对于啃老族而言,社会上有什么福利值得被取消?”话语很犀利。

    在一些人的想法中,“啃老”是很不好的事情,不仅做人没面子,而且道德上有罪。剥夺啃老者社会福利待遇一说就是代表性言论。细究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啃老现象其实不简单,最好一分为几、多元看待。首先在概念上尝试界定一下,“啃老”说的是家庭内部的代际经济关系“儿靠老”,即子女成年后在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的现象,代际财富流向下净流动。但“依靠”是否就是“盘剥”,不能简单视之。

    “啃老”需要区别对待

    一方面,空巢父母愿意“被啃老”。如果父母高兴,旁人就莫生闲话,免得无趣。在少子老龄化、空巢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一些父母宁愿在经济上多付出点,不要成年但未婚的儿女交伙食费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8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