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8年第16期
编号:13298432
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6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8年第16期
     【摘要】 目的:分析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四项血小板参数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3例ITP患儿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儿童38例为对照组,均采用sysmex-1000i全自动血球仪对两组受检者进行PLT、PDW、MPV、P-LCR检测,观察比较两组受检者、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和患儿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水平。结果:初诊时,研究组患儿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DW、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PLT、PDW、MPV、P-L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有效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且PDW、MPV、P-LCR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无效者其治疗前后的PLT、PDW、MPV、P-LC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检测对于ITP诊断、病情评估及疗效观察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分布宽度; 血小板平均体积; 大血小板比率

    doi:10.14033/j.cnki.cfmr.2018.16.02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16-00-03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为临床较常见的一种获得性出血性疾病,多发于儿童,且其典型临床特征为血小板计数进行性减少,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还可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内脏出血、颅内出血等,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因此,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于改善ITP患者临床结局具有积极的意义。然而,当前临床上大部分医生在诊断ITP时往往只关注血小板计数的变化,忽视了血小板参数在该病患者诊治中的临床意义[3]。本研究为进一步明确分析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大血小板比率(platelet larger cell ratio,P-LCR)四项血小板参数在ITP诊治中的意义,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选取43例ITP患儿展开研究,其具体过程和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0月到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43例ITP患儿为研究组,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关ITP的诊断标准[4],排除其他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或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研究组患儿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11个月~12岁,平均(4.08±2.66)岁,另根据患儿初诊时的血小板计数将其病情分4类[5],其中轻度(50×109/L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受检者和家属均同意参加研究,签订了同意书,本研究也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 方法

    1.2.1 血小板参数检测方法 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两组受检者肘静脉血2ml,置于含有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的抗凝试管中,摇匀后送检。采用日本希森美康(sysmex-1000i)全自动血球仪及其配套试剂进行PLT、PDW、MPV、P-LCR检测,要求在采集标本2 h内完成。

    1.2.2 治疗方法 研究组患儿在确诊后静脉滴注甲强龙(国药准字H20130301,辉瑞制药,规格40 mg),500 mg/d,连用3 d,后停用甲强龙改为口服泼尼松(国药准字H2020689,天津天药药业,规格5 mg),每日剂量为60 mg/kg,连服5 d,并适当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在此期间,定期监测患儿的血常规以判断其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儿无出血症状,且PLT计数恢复至100×109/L以上;有效: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改善,PLT较基础血小板值增加2倍以上或PLT>30×109/L;无效:未达上述标准[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数据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样本比较采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受检者血小板参数比较

    初诊时,研究组患儿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DW、MPV、P-LCR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研究组中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血小板参数比较

    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儿的PLT、PDW、MPV、P-LC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随着病情的加重,患儿PLT水平越低,而PDW、MPV、P-LCR水平越来越高,见表2。, 百拇医药(石红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