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25期
编号:1310867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的疗效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7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25期
     【摘要】 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与全程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1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行选择性清理术,康复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和VAS评分。结果:(1)康复治疗60 d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Lysholm评分为(90.14±8.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1±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疼痛感缓解较为显著;其中康复组VAS评分为(1.10±0.75)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8±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全程康复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缓解患者疼痛感,在临床效果较好,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 百拇医药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下清理术; 全程康复; Lysholm评分; VAS评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5.0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5-0036-02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为中老年患者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这不仅会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还会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1-2]。关节炎关节镜下清理术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有关临床研究证明,关节镜下清理术对不同患者疗效不尽相同,而全程康复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着重要的意义[3-5]。为分析炎关节镜下清理术联合全程康复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本文对从2015年

    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1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其归纳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11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对照组49例患者行选择性清理术,其中男20例,女29例,年龄35~80岁,平均(58.8±6.8)岁。康复组69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运动康复训练,其中男28例,女41例,年龄34~81岁,平均(59.1±7.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关节镜下清理术 对行关节镜下清理术患者在腰硬联合麻醉完成后,让患者采取仰卧位姿势,常规绑止血带。从髌韧带两侧进行切口入路,也可增加入路常规关节镜检查。在完成关节镜检查后,对患者行膝关节清理术,具体如下:刨削嵌入软骨中的脂肪组织、增生滑膜及絮状悬浮绒毛;对高低不平、粗糙及退化的软骨表面进行修整,摘除游离体,对即将脱落的软骨瓣、部分撕裂不稳定半月板进行切除;用直径为1 mm的克氏针对软骨下硬化骨质外露处进行钻孔,深度为1.0~1.5 cm,间隔3 mm;对影响关节活动的增生骨赘进行磨钻研磨;对髁间窝狭窄患者行髁间窝扩大成形手术;并用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关节腔进行冲洗,充分灌洗、清洗剥脱的游离物和碎屑。术后对患者的患肢给予弹力绷带包扎处理。
, 百拇医药
    1.2.2 术后康复计划 对康复组69例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如下:在术后第1天,对患者实施适量的直腿抬高、背伸练习,股四头肌等踝跖屈、长收缩,其中踝关节的背伸及跖屈运动为15次/h。在术后第2天,可进行15°和30°屈膝位股四头肌多点等长静力的收缩练习。并行扶拐及患肢约为1/4的体重负重练习。每次负重行走时间约为5 min,每天行走时间不大于20 min。在术后3~7 d的康复练习,利用滑板来对患者的膝关节屈曲进行训练,开始压膝训练和髌骨推移训练,也可利用运动踏车进行训练,对于关节疼痛、肿胀患者可行冷疗、超短波等辅助治疗。在术后7~14 d时,对患者进行90°屈膝训练,直腿抬高次数明显增加,肌肉放松及收缩次数>300次/d。负重训练可达1/2的体重,患者每天负重训练时间<20 min。可进行关节镜切口拆线处理。并对患者进行本体感觉训练和股四头肌器械训练。在术后14~21 d,可对患者进行3/4体重负重训练,屈膝训练要与术前角度一致,提高下肢活动量。增强股四头的肌功能训练。并进行微蹲站立练习以协助患者向完全负重行走进行过度。在术后21 d时,对患者进行完全负重训练,提高股四头肌等直腿抬高、长收缩及微蹲次数。根据患者的恢复状况适量增加患者的行走时间。在术后60 d:逐渐恢复患者的正常活动,若患者仍有肿胀等不适感,则仍需对患者每日的运动量进行控制。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两组患者在术前及术后60 d分别进行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另外,采用视觉模拟VAS评分对两组患者自觉症状的变化进行评估,其中0分为无痛症状,10分为疼痛难忍。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比较

    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康复治疗60 d后,两组患者Lysholm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康复组Lysholm评分为(90.14±8.01)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91±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http://www.100md.com(王迅)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