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7年第5期
编号:13006400
伊托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比较
http://www.100md.com 2017年2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5期
     【摘要】 目的:观察伊托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0-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7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组,观察组采用莫沙必利治疗,对照组采用伊托必利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评价指标内容进行统计对比。结果:采用莫沙必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18%,略低于对照组的89.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69%,略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托必利与莫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其临床治疗效果和治疗中发生的不良反应基本接近,无可比性,在使用中应选择价格更为低廉的药物进行治疗。

    【关键词】 伊托必利; 莫沙必利; 功能性消化不良; 治疗效果

    doi:10.14033/j.cnki.cfmr.2017.5.0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05-0133-02

    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又称消化不良,是指具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现有研究表明,可能与进食后胃底容受舒张发生障碍,胃窦十二指肠运动协调紊乱及内脏高敏等因素,以及心理、环境及社会因素有关,临床并无典型性表现,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症状,患者在病程中症状也可发生变化,起病多缓慢,经年累月,持续性或反复发作[1]。目前临床治疗的主要采用对症治疗、遵循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原则进行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并进行如心理治疗为辅的方法,临床可采用的药物主要为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根除幽门螺杆菌药物、抗抑郁药物及黏膜保护剂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61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