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6年第29期
编号:12943588
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0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6年第29期
     【摘要】 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关键词】 临床护理路径; 眼科白内障; 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3.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6)29-0097-02

    doi:10.14033/j.cnki.cfmr.2016.29.052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疗事业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们的护理服务需求以及对护理的质量要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医疗单位而言,不仅仅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更需要通过一种科学、合理的临床护理路径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度[1]。经过多年的实践应用发现,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科学护理,已经成为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护理方式,从而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便捷、高质量及高标准的现代化护理服务,并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引起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重点对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7~75岁,平均(66.87±6.98)岁;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8~75岁,平均(66.12±5.36)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眼科白内障患者采用常规白内障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而观察组眼科白内障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表,通过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1 术前护理 首先,在护理之前的准备阶段,需要针对医嘱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比如采集其血液样本及收集口服药物,在对患者实施手术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身体各项指标情况进行检查,从而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进行科学评估。主要要对眼科白内障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血压情况和体温等相关的指标进行观测记录,在入院后应该对患者的结膜囊进行冲洗,并对患者不同时段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从患者的体位以及手术室温度、湿度还有患者的生理方面积极做好相关的舒适性护理。健康教育在临床护理路径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护理人员应该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患者入院之后及时向其介绍院内的相关情况,使患者尽快适应新的住院环境,从而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与此同时,向患者介绍医院的基础设施使用方法,同时还要对患者的开饭时间进行说明。通过与不同患者进行积极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并对患者的疑问及时解答,帮助患者尽快融入医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
, 百拇医药
    1.2.2 术中护理 在患者手术进行期间,护理人员应该向其进行心理护理,通过为不同患者讲解白内障手术治疗的重要性以及手术的具体优势、手术医师的实际情况及手术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使患者能够充分做好心理准备,以便更好地配合护理人员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同时向患者说明具体的手术方式以及麻醉方式。并对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进行说明。

    1.2.3 术后指导护理 完成手术之后要将患者及时送回病房休息,并及时加强对患者的随访,通过询问以及观察、了解患者的疼痛以及渗血情况,从而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肌肉放松训练方式以及深呼吸方法等,帮助患者排解其不良的心理情绪,并为患者讲解正确的点眼方式。在患者出院的当天,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评估,包括患者的身体病情恢复情况以及患者对眼科白内障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等,同时对患者进行出院指导,向患者讲解日常生活中相关注意事项等。

    1.3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
, http://www.100md.com
    针对心理护理、护理态度、护理质量等进行评定,每项20分,总分100分,60分以下为不满意,60分以上为满意、8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总满意=满意+非常满意[2]。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护理模式,这种科学的护理路径是经过许多具备专业技能知识的科研小组成员共同讨论之下制定出来的,因此它是针对某一种疾病的医疗护理程序,与我国一般的护理过程相比,这种临床护理路径更加专业和科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防范医护人员因专业技能不足或者操作疏忽大意,从而引起的技术差错以及医疗事故的出现。这种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严格按照一定的护理标准实施护理,并按照相关的操作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流程展开一系列的临床护理,从而使眼科白内障患者接受一种程序化的护理服务[3]。因此,不论是在护理前还是护理中以及护理后,都要求护理人员严格按照这一特殊的护理要求进行操作。随着临床护理路径的不断应用与发展,在我国医学中已经成功将其引入到临床护理实践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成效。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到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护理时间,进而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过临床护理路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总体而言,临床护理路径在临床护理中应用优势突出,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临床护理路径可以减少护理中不必要的浪费,从而使护理人员提高其护理的安全职责;其二,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科学护理,能够显著提高眼科白内障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其三,临床护理路径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提高了护理的有效性,从而为患者节省了大量的经济成本[4]。通过制定和实施科学的临床护理路径,从而使医疗单位的医疗人员形成了治疗的共识,因此有效规范了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的相关操作行为,从而使患者缩短治疗的时间,在一定程度上而言,降低了患者的住院成本,与此同时,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因此,在我国现阶段的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科学护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5]。
, 百拇医药
    经过研究发现,医务人员的满意度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只有提高整个医疗服务水平,才能提高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由此使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不断提高,而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标准化和严格化,从而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经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4年9月-2015年5月收治的眼科白内障患者100例进行护理对比分析,对照组5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2例,较满意3例,不满意15例;而观察组50例患者中非常满意39例,较满意9例,不满意2例,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6.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苏敏,刁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工企医刊,2014,31(5):1041-1042.
, http://www.100md.com
    [2]吴丹.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31(14):242.

    [3]刘秀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585-3586.

    [4]刘晓燕.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2011,9(14):86-87.

    [5]吕家其.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15):1950-1952.

    (收稿日期:2016-06-09), http://www.100md.com(铁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