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5年第33期
编号:12781963
浅述临床用氧新进展(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年第33期
     4.1.3 膜式空分法 小型制氧常采用这种方法,是通过有机高分子膜不同的渗透能力进行空气分离的方法。

    4.1.4 电解制氧法 工业上多采取这种方法。是把水放入槽中,加入氢氧化钠,通入直流电,水就分解为氧气和氢气。由于水电解所制得的氧气中含有氢等有害杂质,故此法所制得的氧气一般不适于人体呼吸用。

    4.1.5 化学制氧法 是通过超氧化物、过氧化物反应或氯酸盐分解来获得氧气。化学制氧适用于特殊环境如患者家中、高空飞行、水下航行的潜艇、潜水作业、矿井抢救等。氧立得的便携式制氧机就是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得氧气的。

    我国于1988年12月1日要求实施《医用氧气》标准,淘汰了医院一直使用对人体有害的工业氧气。标准对氧、水份、一氧化碳等含量也作了具体规定,强调了只有利用深冷空气分离制得的氧气为医用氧气。在国外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英国、日本、原苏联等地区,早在21世纪70年代就制定了“医用氧气”标准,并禁止工业氧气用于人体,我国医用氧气标准与前苏联TOCT5563-78医用气态氧标准等同。

    4.2 医用液态氧

    医用液态氧到1998年又颁布医用氧气新标准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4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