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3
编号:13657559
扶正祛邪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3
     【摘要】 目的:观察扶正祛邪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扶正祛邪的中药。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化疗1个疗程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扶正祛邪药物,能够增强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不良反应的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扶正祛邪; 药物疗法; 不良反应; 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R473.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3-0083-02

    肿瘤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目前,国内外肿瘤的发病率以及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1]。无论中医还是西医,肿瘤的治疗目的主要有三个: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以及延长生命。肿瘤生长在身体局部,但却属于全身性疾病,因此局部治疗往往不能解决问题。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肿瘤疾病的最佳辅助治疗方法之一[2]。肿瘤的产生、发展与死亡或康复的过程,实际上是正邪相争的过程。肿瘤是正气先虚,再客邪留滞导致病变的结果,因此临床治疗应该紧扣“本虚标实”的病理机制,采用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的治疗护理措施。本研究选择96例肺癌患者,观察扶正祛邪在肿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96例肺癌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8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0例,年龄:47~64岁,平均(53.6±1.7)岁;对照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8~62岁,平均(54.4±1.4)岁。病变部位:病变位于左侧部位43例,右侧53例。临床分期:Ⅱa期13例,Ⅱb期11例,Ⅲa期35例,Ⅲb期21例,Ⅳ期16例。纳入标准:(1)首次化疗患者;(2)生活质量评分>60分;(3)无心肝肾等严重并发症患者;(4)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5)无手术适应证以及能配合此次试验者;(6)全部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病史合并神经病史的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化疗方案相同,均采用紫杉醇175 mg/m2以及卡铂100 mg/m2进行治疗,3周为一个疗程。化疗前两组患者给予常规止吐方法。化疗过程中采用营养以及止痛等对症治疗措施,如果产生白细胞减少,则采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等升白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五行回生丹胶囊,使用“先攻后补”、“先补后功”或者是“攻补兼施”的方法起到对患者扶正祛邪的作用。其配方独特,功效较强,采用诸多名贵中草药与动植物搭配而成,包括羚羊角、半夏、陈皮、蜈蚣、琥珀、熊胆粉等等。1粒/d,持续服用3周。
, 百拇医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化疗1个疗程后的生活质量。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灶稳定,病灶进展,总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生活质量采用WHO生活质量问卷调查,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83%,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54.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http://www.100md.com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的对比研究

    化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以及总体健康状况等指标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化疗造成的不良反应多,如消化道反应以及脱发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有关研究资料表明,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可以取长补短,增效减毒[3]。肺癌在我国属于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越来越高[4]。肺癌属于因虚致实、又因实致虚的病证。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扶正与祛邪相结合,扶正可以补益脾肺肾,祛邪能够祛痰散结、活血化瘀。因此肿瘤患者在化疗期间,应该采用扶正祛邪的中药,针对肿瘤的病理机制,临床辨证加减药材,标本兼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最终避免由于化疗药物过分抑制机体免疫力而出现的不良反应[5]。
, http://www.100md.com
    近几年,肿瘤的护理主要以中西医结合护理为主要措施[6]。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中西医治疗肿瘤的效果具有独特优势。西医治疗肿瘤是在癌变组织刚刚处于发展阶段时,采用手术进行切除,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此时护理工作主要以术后护理为主,但如果病变部位不适合手术或癌细胞发生转移扩散,此时的护理工作就变得更加重要了[7]。目前,除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外,还应该加强饮食护理及“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肿瘤护理[8]。中医“治未病”思想的肿瘤护理,是指从整体观念出发,通过健康宣教、调养身心和不同情志等措施给予患者相关心理指导,并联合饮食调养以及养生保健等方法,能够明显提高肿瘤患者体质以及心态,增强其对抗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改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但在护理过程中也应该注意区别对待,给予针对性护理。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重要思想,在临床过程中,应该实施这个有效的护理原则。扶正即是扶助正气,改善体质,增强机体抗邪能力。这不仅通过药物补虚,还应该采用针灸、体育锻炼及饮食调养等措施。祛邪即是祛除病邪,使邪去正安。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作用。在临床中采用扶正祛邪法则时,应该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 百拇医药(黄秀春)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