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32
编号:13657967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中的作用分析(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1月1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32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影像学诊断中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作用。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并采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进行诊断。结果:单侧乳腺癌72例,其中结构扭曲伴钙化6例,单纯肿块型31例,结构扭曲10例,单纯钙化2例,肿块伴钙化23例;双侧乳腺癌6例。肿块边缘见毛刺19例,分叶23例,其他间接征象有腋窝淋巴结肿大24例,乳头凹陷9例,皮肤增厚7例,血管增粗2例,主乳导管扩张2例。结论:乳腺疾病采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检查,特别是乳腺癌,具有较好的图像质量,能够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为疾病诊治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 X线摄影; 乳腺癌; 影像学诊断

    中图分类号 R44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32-0040-02

    乳腺癌近年受多种高危因素影响,病发率呈上升趋势,属女性恶性肿瘤最常见类型之一,使死亡风险明显增大。早期明确诊断对指导治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1]。本次选取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应用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摄影进行检查,现具体总结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78例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9~75岁,平均(51.5±1.2)岁,术前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并与下列纳入标准符合:(1)体检有乳腺肿块触及,分析为肿瘤样疾病;(2)钼靶摄影阳性,触诊断阴性。排除急性乳腺炎、乳腺增生等良性疾病者。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试验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DMR+乳腺钼靶X线机实施检查,设置为自动曝光(AOP)模式,由机器自动给出靶/滤过组合、管电流、管电压,压迫指数手动调节。对双侧乳腺侧斜位和轴位平片常规摄取。所获取图像向图像后处理工作站传递、诊断,并对照病理检查结果。

    2 结果
, 百拇医药
    在72例单侧乳腺癌中,单纯肿块型31例,肿块伴钙化23例,单纯钙化2例,结构扭曲10例,结构扭曲伴钙化6例。6例双侧乳腺癌中,1例系同时发生表现左乳单纯肿块,右乳单纯钙化;1例第一侧癌为肿块伴钙化,第二侧癌为结构扭曲;另4例第一侧癌表现单纯肿块,第二侧癌1例为结构扭曲,3例表现单纯肿块。肿块边缘见毛刺19例,分叶23例,其他间接征象有腋窝淋巴结肿大24例,乳头凹陷9例,皮肤增厚7例,血管增粗2例,主乳导管扩张2例。

    3 讨论

    临床目前尚不明确乳腺癌发病机制,其在恶性肿瘤中属激素依赖类型,为雌激素自卵巢过量分泌,对乳腺组织造成长期刺激所致。分析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主要特征多有无痛性肿块,在乳房外上象限分布,呈不规则或类圆形,无痛、质硬,部分可有血性溢液或浆液性溢液。乳头皮肤观察示,呈橘皮样心变,分析淋巴结转移特征,以内乳区、锁骨上、腋下多见,也可向肾、胸膜、脑、肺等部位血行转移。乳腺癌主要依据体格检查、临床表现、CT、钼靶X线摄影、穿刺活检、超声等诊断,钼靶X线摄影为首选检查乳腺癌的方法,对乳腺内钙盐沉着形成的微小钙化灶和恶性肿瘤组织变性坏死可显示形态砂粒样或泥沙样,其他影像学检查较欠缺,且对乳腺结构紊乱可及时发现,其多因结缔组织增生、癌组织浸润造成乳腺实质结构变形、扭曲所致。癌症细胞血流丰富,代谢旺盛,采用钼靶检查可使血运在乳腺内增加,若癌细胞阻塞淋巴管,则乳头易出现内陷,皮肤增厚。应用钼靶X线摄影时,取乳腺癌特征性影像学表现可检出较高的诊断特异性,为准确诊断提供了有利条件。临床需充分认识到钼靶检查的优势,保使其价值充分发挥,与其他检查方案共同作用,提高诊断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以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
, http://www.100md.com
    全数字化乳腺钼靶X线机相较以往临床应用的屏/片钼靶X线摄影,除动态范围较大,曝光宽容度较高外,图像后期处理功能也较强大。故图像可依据需要强化边缘、转化对比度、处理空间频率等,使图像特征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发挥目标解剖结构显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图像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准确的参考依据[2]。

    分析乳腺疾病的钼靶X线征象包括直接及间接两种类型,因在病理学上,良恶性疾病有不同特点,在肿块密度、结构、形状上也有差异,故钼靶X线征象有所区别[3]。(1)分析直接征象特性时,恶性肿瘤常浸润性、多中心生长,故有模糊肿块、分叶状、毛刺状肿物形成。在钼靶X线下,模糊肿块边界多不明确,密度欠均匀,呈毛玻璃样致密影[4]。(2)间接征象:良恶性肿瘤较难鉴别时,间接征象需引起重视,在乳腺恶性肿瘤临床诊断中,具诊断价值的包括下列几种,可作为辅助诊断,也可为单项诊断,具体包括:①钙化灶:可见于良、恶性病变,良性钙化通常为较粗大的环状、圆形点状、蛋壳状、斑片状,散在分布,呈相仿大小,数量较少,为光滑边缘,密度相对一致[5]。全部在肿块影内或腺体以外分布的钙化,以良性为主,恶性多在于即往在肿块内及外组织中的钙化。总结在数量上恶性钙化灶特征,通常按两类划分,其一密集、数量较多,以簇状、泥沙样钙化为主要表现;另一类仅为数枚,数量较少,以小杆状、小叉状为主[6-7]。钙化点有较多数目时,大小越不一,密度不均,越有较多形态,有较高恶性风险,在成簇样钙化大小不等,呈细沙型,密切不均时,可对恶性病变做出诊断[8]。②漏斗征:形似漏斗,由乳头陷入乳晕所致。恶性漏斗征乳晕、乳头明显变形,倒三角形致密影多为不规整边缘,除周边皮肤可见毛刺外,还有橘皮样改变[9-10]。③恶性皮肤增厚:癌细胞浸润诱导的占一部分,它多由淋巴回流障碍引发的炎性细胞大量渗出所致,胶原纤维出现堆积情况,皮肤呈增厚表现[11-12]。分析良性皮肤增厚多为瘢痕及炎症引起,X线影像多边缘清楚、光滑,与恶性厚皮征较好鉴别。但慢性乳腺炎,患者皮肤表现为橘皮样,较难与乳腺癌鉴别[13]。④大导管征:通常X线不显示正常导管,导管管腔堵塞、上皮增生成复层,可显示,但大导管相者少见[14]。此外,乳腺钼靶X线检查虽在临床广泛应用,但也有一定的不足存在,如密度分辨率低、小乳房病变敏感性相对较差等[15]。尽管如此,仍为理想的诊断乳腺癌的方法,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百拇医药(孙莉薇)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