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8
编号:13659976
CT增强扫描中的护理及急救管理(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428
     【摘要】 目的:探讨CT增强扫描护理和急救管理及措施。方法:对2009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CT室40 335例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对策。结果:本组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全部顺利完成检查,获得了理想的扫描效果。本组40 335例患者,推注非离子型对比剂40 335例,发生不良反应共50例。其中轻度过敏反应23例,中度过敏反应12例,重度过敏反应14例,极重度过敏反应1例,无过敏反应致死亡,抢救成功率100%。结论:严格的护理管理措施对保证CT增强扫描顺利完成具有重要作用,检查结果确切。

    【关键词】 CT; 增强扫描; 护理措施; 急救管理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8-0092-02

    CT增强扫描即采用静脉团注法,亦称快速注射法,将某一剂量的碘浓度造影剂加压快速注入静脉,在造影剂经血循环大量进入靶器官的供血动脉时开始CT扫描[1]。增强扫描能增加病变组织与正常组织的吸收差别,从而发现平扫时易遗漏的病灶,提高病灶的检出率,提高肿瘤分期的准确性,判断手术切除的可能性,显示和鉴别诊断血管和非血管病变。但在CT增强扫描中,碘对比剂在造影中可引起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引起局部组织坏死,因此,做好增强扫描患者的护理及急救管理工作,严把增强前、增强中、增强后三大环节十分重要[2]。2009年4月-2013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CT室开展CT增强扫描40 335例,现报告如下。
, 百拇医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进行CT增强扫描患者40 335例,其中男24 756例,年龄0~96岁,女15 579例,0~98岁。增强扫描部位:头、颈、胸、全腹、盆腔、下肢、CTA及心脏冠状动脉、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增强等。

    1.2 增强扫描方法

    患者仰卧于CT检查床上,CT扫描时高压注射器同步从静脉快速注入碘对比剂。一般实质脏器增强注入造影剂速度为3.0 ml/s。诊断血管病变,如头CTA、颈CTA、心脏冠状动脉增强、急性肺栓塞、主动脉夹层等,注入速度为4.0~6.0 ml/s。

    2 护理

    2.1 增强扫描前的护理
, 百拇医药
    2.1.1 一般护理 认真阅读CT检查申请单,了解患者检查项目,准确评估病情,询问有无过敏史,特别是有无碘过敏史,严重心血管疾病。增强腹部扫描前禁食4 h以上,常规盆腔扫描应禁食、清洁灌肠,膀胱扫描的患者应憋尿;已做胃、肠镜者应推迟1 h做腹部检查扫描。增强前将对比剂加温至35 ℃,接近体温以减轻其对血管的刺激,增强患者对造影剂的耐受性。

    2.1.2 心理护理 向患者介绍增强扫描检查的原理及过程,或给患者观看CT增强扫描的录像资料,使其了解检查的全过程,并通过检查同意书如实告知患者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应对措施,在此过程中如患者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产生异常情绪,如紧张、恐惧、焦虑、抑郁等,必要时的心理干预护理对CT增强检查患者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营造温馨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的思想负担和紧张、焦虑情绪[3],使患者主动配合检查,保证检查顺利进行。此外CT增强检查时,机器工作噪音及对比剂注射时的发热现象等均会影响患者情绪,应让患者有必要的心理准备,以使检查顺利进行和检查过程患者的配合[4]。
, 百拇医药
    2.1.3 进行碘过敏试验 由于注射碘对比剂易出现毒副反应及过敏反应,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因此注射造影剂前必须做碘过敏试验,阴性者方可接受检查、注射对比剂。有碘过敏史禁止做增强扫描及碘过敏试验,对高危人群要尽可能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防止意外发生[5]。

    2.1.4 选择合适穿刺静脉 CT增强检查不同部位应选择适宜的肢体静脉注射对比剂,如进行颈、胸部血管重建,应选择右上肢进行穿刺,以避免左侧上肢头臂静脉造影剂密度过高,产生伪影,影响诊断结果。胸部检查最好选择病变的对侧血管穿刺。因为造影剂快速进入容易在腔静脉处浓聚形成伪影,干扰成像效果[6]。下肢的静脉血管重建则宜选择患侧足部血管进行穿刺[7]。

    2.1.5 建立静脉通道 高压注射器压力高,注射快,最高流量达3~4 ml/s,所以应选择粗而直、不易穿破的静脉,注意避开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等[8]。穿刺时护士要认真仔细、谨慎寻找把握性较大的血管,不要盲目穿刺。穿刺时尽量将套管全部送进血管,或进入血管1 cm以上,以防对比剂在快速喷出时对针头产生的反作用力引起穿刺针的移动,造成药物外渗[9] 。
, 百拇医药
    2.2 增强扫描时的护理

    增强扫描时,首先将本机特制的一次性注射器针筒装好,吸入对比剂100 ml左右;其次用螺纹连接管将注射器与配套针头连接好,排尽导管内空气,并将注射器头朝下放置备用;然后操作人员在带显示触摸屏的操作台上根据扫描部位、患者的一般情况和医师的诊断要求进行编程设置注射压力、流量、注射时间等参数,编程完毕整个注射系统处于待机状态[10]。针头与胶管接触处应严格固定,以避免加压滑脱,注药过程中严密注视患者情况,发现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停止注射。推药完毕后保留静脉通道,以争取扫描时间及出现不良反应时抢救给药[11]。此外,增强扫描时针对高危人群的护理是否得当也决定了增强扫描顺利进行与否,一部分患者存在碘过敏历史,或曾患有急性出血性疾病,甚至患有严重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疾病,这些患者理论上不应进行增强扫描。如因疾病诊断需要,必须做增强扫描时应在临床主治医师的陪同下进行检查,且护理人员应在检查过程中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实时监控检查中患者呼吸、血压、心率等指标变化,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积极备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积极应对。

    2.3 增强后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林芝 翟凤仪 彭小英 杨艳红 曾讯)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