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425
编号:13662910
血栓通辅助治疗骨科外伤的疗效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9月5日 张乃民
第1页

    参见附件。

     t值2.213.372.32

    P值0.0720.0030.046

    3 讨论

    骨外伤的解剖结构复杂,骨折发生后,通常会成角度、侧方以及旋转等明显移位,具有较高的复位要求。常见的骨外伤部位包括四肢、胸部、肱骨踝、腰骶部等,大多数是因为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引起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肿胀、淤血疼痛,患处活动受限[5-7]。若得不到及时治疗,很容易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缺血性肌痉挛以及骨折畸形愈合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中医辩证观点认为,骨外伤患者经脉受损,气血不通,气滞血瘀,临床治疗应当以活血化瘀,通筋活络为主要原则。中医手法复位及固定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外伤的主要方法,通过拔伸旋转、挤压分骨、挤压分骨等过程将患肢复位,同时用绷带进行固定[8]。在此过程中,辅以中药治疗,有利于骨折的快速复位。中医辨证法中,通常将骨折分为三个阶段,初期患处淤血肿痛明显,宜以行气止痛,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骨折中期以接骨续筋,和营生新为主,骨折后期应以状筋补肝,益气补血,循序渐进,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近年来,血栓通在骨外伤的辅助治疗中表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9]。

    血栓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甙,作用于机体,可以有效抑制血栓的形成,从而使纤维蛋白溶解酶激活因子的活性得到提升,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延长凝血时间[10-11]。血栓通具备活血祛瘀,扩张血管,改善血循环的作用。其中,注射用的血栓通内含有的为三七总皂甙更高,具有较强的扩张血管作用,且该成分可以有效消炎止痛,对血栓抑制的作用较强,从而降低患者的心肌耗氧量,使其缺氧耐受力得到较好的提高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