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313
编号:13731195
交通意外伤院内死亡原因流行病学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5日 梁荣班 黄涛 卢珂恩 赵佳 张森煌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通过统计笔者所在医院车祸伤院内死亡伤员的伤情特征,在临床上把握伤员不同阶段的抢救重点,制定全面救治的抢救方案,以有效降低汽车车祸伤院内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车祸伤院内死亡患者的资料,采用TRISS创伤评分法和Ridit法分析新权重值标准,计算生存概率,进一步分析汽车车祸伤院内死亡原因。结果:近5年院内车祸伤致死人数明显增加,死亡原因大多为全身多发复合伤,来院时伤情较重,且以头颈外伤死亡率最高。结论:急诊抢救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复合伤和头颈外伤者的救治工作,降低此类患者的院内死亡率。

    【关键词】 汽车车祸伤; 死亡原因; 流行病学

    中图分类号 R6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3-0145-02

    21世纪以来,因汽车交通事故致死的人数已超过3200万[1]。在美国,每年有14万以上的人因汽车交通事故创伤而致死[2]。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迅速发展,机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数据显示2008年机动车较1978年增加27.37倍,其中摩托车增加240.01倍,而公路及车道仅增加了0.44倍。汽车车祸伤已成为城市居民和青年人群的首位伤害死因[3]。因此,对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急诊收治的汽车车祸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明确汽车车祸院内死亡原因,为加强院内危重患者抢救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1年12月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87例汽车车祸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290例,占74.9%,女97例,占25.1%。年龄最大81岁,最小16岁,平均年龄38.6岁。

    1.2 方法

    采用TRISS创伤评分法及Ridit统计学分析法,计算生存概率。按ICD-9CM国际疾病分类中创伤外部原因分类(E分类)归于E811~E816、E818~E819和E826中的死亡病例,不包括未入院即死于运送途中或事故现场者。资料采集的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籍贯、住院号、事故时间、急救方式、住院天数、车祸地点、事故类型、事故分类、事故原因、ICD-9CM(E)分类、致伤因素、损伤分类、致伤部位、GCS分值、收缩压、呼吸频率、死亡诊断等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