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3027
盆腔肿瘤多层螺旋CT增强后泌尿系统延迟扫描临床作用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陈超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盆腔肿瘤多层螺旋CT增强后泌尿系统延迟扫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1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盆腔肿瘤的患者,术前常规对其进行病灶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延迟8~20 min后再采取全尿路扫描,对其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平扫和增强扫描后能清晰显示出盆腔内的病变情况,对盆腔肿瘤的检出率为100.0%。然后采取泌尿系统延迟扫描显示有1例肿瘤将输尿管部分包绕,有6例肿瘤由于压迫输尿管使其发生了移位,有4例显示肿瘤与输尿管间的分界模糊不清。结论:通过多层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能够迅速探查到盆腔肿瘤,经检查发现病灶后,进一步采取泌尿系统延迟扫描,能够清晰地协助判断盆腔肿瘤与输尿管间的关系,能够协助医师尽量避免在术中损伤输尿管,提供可靠客观的临床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盆腔肿瘤; 多层螺旋CT; 增强扫描; 泌尿系统延迟扫描

    中图分类号 R445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31-0043-02

    近年来,多层螺旋CT尿路造影术(CTU)在临床中被广泛应用,目前已常用于诊断泌尿系统的疾病。盆腔肿瘤在通过常规CT平扫及增强扫描后,由于造影剂会通过肾脏代谢,皆聚集在尿路位置,因此,在延迟8~20 min后再使用全尿路CT扫描,可以有效地观察到输尿管与膀胱的形态结构特点及其与盆腔肿瘤间的关系。本文通过观察分析盆腔肿瘤多层螺旋CT增强后泌尿系统延迟扫描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1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18例经手术病理确诊为盆腔肿瘤的患者,男3例,女15例,年龄38~74岁,平均(52.3±1.2)岁,病程3个月~1年。入院后经体格检查可见腹部有包块4例,出现便血3例,腹痛12例,合并阴道分泌物有恶臭8例,阴道出血8例。术前常规对其进行病灶CT平扫和增强扫描,在延迟8~20 min后再采取全尿路扫描,对其扫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