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31
编号:13742985
Isobar TTL动态内固定系统和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随访(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5日 杨昭昕 黄晓文 姜正先 程力
第1页

    参见附件。

     动态内固定能有效分散应力,使固定节段保留部分运动功能,腰椎应力不再完全集中于内固定系统,部分应力通过脊柱前、中柱传导,减少应力遮挡,分散应力,保护植入物,减少植入物断裂可能,同时维持椎间高度与活动度并经终板传导微动使椎间融合器(cage)中的植骨得到更多应力,加速椎间融合,此外通过微动关节能有效减少邻近节段应力的增加,保护邻近节段,预防融合节段相邻病理性椎间盘进一步发生退变[2],对腰椎稳定性的恢复和腰椎异常载荷的纠正效果明显,重建生理性负荷传输系统,通过控制异常活动并允许更多的生理性负荷传递以达到缓解疼痛和预防邻近节段退变的目的。研究表明,一旦恢复正常运动和负荷传递,轻度病变的椎间盘甚至有可能在动态系统保护下得到自身修复,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远期临床疗效明显。

    本文通过对Isobar动态内固定系统和传统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临床疗效进行3年较长时间的对比,结合既往短期临床对比结果[3],阐述Isobar动态内固定系统的临床疗效的可靠性。

    3.1 手术一般情况

    伤口长度、术中出血、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手术创伤与对照组相似,与既往短期对比结果一致[3]。

    3.2 临床疗效

    临床疗效通过JOA评分系统以腰椎前凸角、骶骨倾斜角矫正值和相邻节段退变来反映。

    术后早期(术后1个月)JOA评分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术后3个月开始,试验组与对照组JO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短期研究结果表明,术后3月时两组JOA评分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但本次随访通过广泛收集资料,扩大了两组病例例数,在术后3月时JOA评分即开始出现差异,处于临界值(P=0.05)。笔者认为:术后早期行坚强内固定,患者邻近节段虽有代偿性过度活动,但病变尚不明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