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
编号:13746128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
http://www.100md.com 2012年9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225
     【摘要】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有20例转入外科手术治疗,58例通过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整体护理,内科住院治疗取得较好效果。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急,变化快。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止血、补液是防止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73.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6805(2012)25-0105-01

    上消化道出血在山区的发病率较高,其最大特点是病情急、变化快,内科保守治疗若效果不明显,必须立即转入外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关键环节是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各种止血措施,才能防止和减少并发症,让患者转危为安。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2010年5月-2011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8例,男50例,女28例,年龄20~71岁。其中消化性溃疡并发上消化道出血48例,胃底静脉破裂12例,其他18例。经临床积极治疗和护理,治愈58例,转外科手术治疗20例。

    2 护理措施

    2.1 病情观察

    病情观察的目的是发现病情进展并及时通知医生[1],备好抢救药品、物品。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主要观察出血量、呕吐物及粪便颜色、心脏功能及药物副作用等。

    2.1.1 出血量的观察 潜血试验阳性,说明每日出血量在50 ml以上。出现黑便,估计出血量在60 ml左右。一次出血量不超过400 ml,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若出血量达到500 ml时,出血速度较快,患者可出现头晕、出汗、乏力、心悸等。若患者出现呕血症状,表明胃内积血量达250 ml。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血压降低(收缩压低于10.7~12.0 kPa),则表明患者短时间出血达1000 ml左右,应及时报告医师,立即输血补液,尽快止血以恢复有效的循环血量。
, 百拇医药
    2.1.2 经过治疗处理后,患者出血的征象观察 观察呕血或黑便次数是否增多,呕血颜色是否由暗红转为鲜红。经输血、补液后,周围循环衰竭是否改善。观察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和红细胞压积是否继续下降的征象。将观察的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2.1.3 呕吐物及粪便颜色的观察 观察呕吐物是否呈咖啡或深棕色,或是柏油色便。出血量大时,呕吐与便血呈暗红色或鲜红色,甚至有混血块,笔者认为,严密观察患者呕吐物及粪便颜色、性质及量的改变,对预测上消化出血患者转归是十分重要的依据。

    2.1.4 心脏功能及药物副作用的观察 大量出血时,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冠状动脉灌流量也相对减少,患者表现为心悸、胸闷、气短、头晕、周身乏力。在对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运用止血药时,要严密观察药物的毒性反应。临床上使用磷酸铝凝胶,能中和缓冲胃酸,使胃内pH值升高,从而达到止血作用[2],急性中毒洗胃后的胃出血,使用磷酸铝胶能有效保护损伤的胃粘膜,但应密切观察药物副作用。
, 百拇医药
    2.1.5 氮质血症的观察 上消化道出血后,大量血液进入肠道,使蛋白质的消化产物被吸收导致肠内氮质血症。同时因出血导致周围循环衰竭,使肾血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影响肾的排泄功能,使血中尿素氮增高的另一因素。因此,上消化道出血应密切观察肾功能衰竭的症状。

    2.2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的目的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调动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主动性,增强患者对治疗疾病的信心[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需卧床休息。因大量出血而产生恐惧心理,精神紧张,护理过程中要安慰患者,关心患者,宣传相关疾病知识,解除患者的恐惧心理。要求患者保持情绪稳定,不饮酒避免吃粗粮和刺激性食物[4]。

    2.3 临床护理

    出血时的护理: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平卧休息,头偏一侧,防止呕血时造成窒息,积极补充血容量,建立两条静脉通路,按医嘱尽快输新鲜血液及采取止血措施。饮食护理:出血时要禁食,出血停止24 h后,指导患者及家属,给予易消化的全流食或半流食物。认真做好补液量和排出量记录,维持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保持胃管通畅,注意被固定的胃管脱落。留置胃管的作用:一是可以判定出血是否停止,二是抽取胃内容物和积存的血液,三是抽取胃液化验,四是通过胃管给药。出院指导:帮助患者了解上消化道出血的基本知识,学会自我护理,如避免疲劳,不吃刺激食物,定期检查身体,积极治疗原发病灶等。
, 百拇医药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病情急、变化快,处理不及时则危及患者生命。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跟进有效的诊疗护理措施[5],对预防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有着重要作用。

    倡导患者安全策略。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高达10%左右,因此,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发现不良症象,及时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

    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措施关键环节是病情观察,通过认真观察病情可以准确及时地进行输血、补液及采取必要的治疗措施,为诊断、治疗和抢救等工作提供重要资料和依据。要重视患者的主诉,倾听患者的感受,为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并发症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薄林,张娜,张涛.1例继发性系统性肉碱缺乏症患者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7):51-52.

    [2]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84-485.

    [3]陈巧玲.12例应激性溃疡的护理体会[J].中外医学研究,2009,7(4):43.

    [4]殷俊美.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2):99.

    [5]肖晓玲,张东华.责任护士与主管医师联合查房的实践[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35.

    (收稿日期:2012-05-16) (编辑:李嫚), 百拇医药(夏燕芬)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消化内科 > 消化道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