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3180627
成人腹腔镜下脐部单孔阑尾切除术临床应用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郭春华 刘莉
第1页

    参见附件。

     2 结果

    单孔组72例行脐部单孔法腹腔镜手术,60例获得成功,12例中转为3孔法;常规组51例行传统腹腔镜下3孔阑尾切除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腹。常规组有少部分患者术后使用镇痛剂。术后随访3~6个月,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见表1。

    3 讨论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开展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早4年,但术式的开展远没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普遍,临床实际中有一定的争议[1],其主要原因是部分外科医生认为LA操作繁杂、手术时间长,而传统的开腹阑尾切除操作简单、手术安全性高,易于开展。但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手术相比,有微创手术固有的优势:切口微小,术中对腹腔的刺激干扰较小,术后患者疼痛小,恢复快[2],且明显减少了手术过程对组织浆膜面损伤,术后肠粘连机会也大为减少,同时可以全面探查腹腔[3]。

    从脐部入路通过单穿刺孔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阑尾切除术,这些年已经在小儿外科顺利的开展[4],同时显示良好的临床疗效,具有手术时间短、微创、手术安全性高、美容等优点[5]。在成人患者中开展本术式有固有的难点,因为成人回盲部相对小儿固定,回盲部距离脐部的距离也相对儿童也明显增长,腹壁肌肉也相对儿童强壮,势必给本术式的开展带来困难。笔者所在科通过以下方式来解决以上困难:(1)脐部穿孔孔选择脐下缘,较上缘更接近回盲部;(2)对于盲肠不够游离的患者,通过腔镜下弯钳电凝分离部分侧腹膜游离盲肠,获得更大的阑尾根部活动度,电凝分离过程中为单钳电凝分离操作,要求患者术中足够的头低脚高、左侧斜体位,而且钳尖提起系膜组织后使钳尖与周围组织有足够安全距离后做短时间电凝,在电凝坏死区域做撕脱性分离,以阑尾根部能提到穿刺器套管入口为度;(3)将阑尾尖端提入穿刺器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