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34
编号:13759001
有关提高核磁共振检查效果的护理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2月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34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核磁共振检查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68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84例。对照组进行检查时只给与常规护理,而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完成检查的效果。结果通过护理干预,试验组的患者对核磁共振检查相关知识的掌握、图像质量方面及检查时的身心状态均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对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促使患者情绪稳定,以更好地配合检查,使检查顺利完成并保证了图像的质量。

    【关键词】核磁共振检查;有效护理;图像质量

    核磁共振不使用对人体有害的X线和易引起过敏反应的造影剂,是目前最安全可靠并且准确的临床诊断方法,其所获得的图像非常清晰,大大提高了医生对疾病的诊断率,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对人体有损伤的检查,如剖胸或剖腹探查诊断。但核磁共振检查也有其不足之处:(1)核磁共振机器及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存在非常强大的磁场,所以在进行检查时患者体内外不能有铁磁性物质存在;(2)存在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当达到足够强度时,可以产生外周神经兴奋,甚至引起心脏兴奋或心室震颤;(3)核磁共振机器运行时可产生巨大噪音,可使某些患者的听力受到损伤等[1]。笔者所在医院为了提高检查的图像质量,针对284例患者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 http://www.100md.com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8月~2011年4月,笔者对568例患者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84例。其中男278例,女290例,年龄在2 d~92岁之间,平均41岁。脊柱MRI检查102例,肾上腺MRI检查127例,鼻咽部MRI检查117例,肾脏MRI检查101例,肝、胆、胰、脾MRI检查121例。

    12方法

    121采用美国通用GE 15T磁共振,对照组:在患者进行检查时给予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装有心脏起搏器和体内不能去除的金属植入物者禁忌做MRI检查,叮嘱患者去除身上的一切金属饰物,如:手表、磁卡、硬币、假牙等。(2)进入检查室最好换上检查服或穿上鞋套。(3)向患者说明检查时机器会发出较大的声响,让其不必紧张,不要移动身体。(4)整个检查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呼吸,减少运动伪影,确保图像的清晰,缩短扫描时间[2]。
, 百拇医药
    122试验组在上述常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21检查室内环境(1)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较多,并且检查的时间较长,所以候诊大厅应提供安静、舒适、宽敞明亮的环境。(2)核磁共振检查室内光线应柔和,并且室内应定期进行消毒,室温保持在22 ℃~25 ℃之间,湿度保持在60%~70%之间。(3)检查前的物品、器具准备,主要包括:保护身体的圈垫、约束带等应经常清洁消毒,尤其是传染病患者用后应及时消毒处理。

    1222检查前护理(1)认真核对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等。(2)认真阅读检查申请单,掌握患者的基本病情及检查项目和目的。(3)通知患者携带相关的检查资料,以确定扫描部位做好针对性检查。(4)对于特殊部位的检查前准备,如腹部检查前需嘱其空腹,检查时交待男性患者平静呼吸,抑制其腹式呼吸;盆腔检查前则应适量憋尿,待膀胱充盈后再进行检查,若有带金属节育环的女性需取环等。(5)对于特殊患者也应做检查前准备,如儿童、急、危重患者,在其做检查过程中必须由专人或家人陪护,并且在检查前就准备好各急救物品和器械,在整个检查过程中需密切观察,随时做好抢救的准备[3]。
, http://www.100md.com
    1223检查中护理在扫描过程中,要保持一定的体位,平静呼吸,并按所需检查的具体要求配合检查。如:鼻咽部检查时患者应平静呼吸,不做吞咽动作;肝、胆、胰、脾检查时患者应听从医生口令做屏气动作,帮助医生获得特殊屏气图象等[4]。

    1224检查后护理检查完毕后,对诊断明确的应协助患者主动与临床医生联系住院;而对于检查结束后就要离开的患者,则应叮嘱患者或家属妥善保管好检查报告单及MRI片子,方便患者后期复查。

    1225心理护理由于核磁共振检查并不是普及检查项目,患者对它比较陌生,并且扫描时要躺着相对狭小的机仓内还有相当大的噪声,这样导致很多患者出现紧张恐惧感,甚至有些患者拒绝检查。这就需要医护人员的心理护理:(1)在检查前:①护士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流,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②应向患者讲述有关核磁共振检查的相关知识及检查的必要性,消除患者的好奇心和紧张恐惧感;③若患者还是存在一定地紧张恐惧心理,则可让其观看别人检查,以增强其信心。(2)在检查中:①可采用给患者佩带耳塞,降低噪声影响;②在检查室播放恬淡自然、悠闲愉悦或者患者喜爱的音乐,给患者听觉上良好刺激,提高患者的制动耐受性;③检查过程中始终对患者实施关怀照护,密切观察患者的表情,如发现患者有不适则询问患者,让其感觉温暖,减少检查后并发症的发生。(3)检查后:应理解和同情患者,做好安慰工作,但在整个过程中要执行好常规保护性医疗制度[5]。
, 百拇医药
    1226对于特殊患者的护理(1)对婴幼儿或儿童:①提示患儿家长勿在孩子面前表露紧张情绪,应做好患儿的思想工作;②对于婴幼儿或者不能合作的患儿,则需要使用镇静催眠药物使其入睡后进行检查;③护士应耐心地与患儿进行交流,使其产生信赖感,并且采用鼓励、支持等方法帮助患儿提高信心。(2)对急、危重患者:整个检查过程中都应做到“稳、准、细、快”。如果患者在检查过程中发生虚脱或休克症状,则应立即停止检查,进行抢救。(3)对年老体弱的患者进行检查时,要时刻陪护在患者身边,搀扶患者,让其缓慢地进行立坐,检查时应系好约束带,防止患者发生意外[6]。

    2结果

    通过护理干预,试验组的患者对核磁共振检查相关知识的掌握、图像质量方面及检查时的身心状态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84例患者均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配合检查,并使其检查顺利完成;而对照组284例中有8例因紧张恐惧感拒绝检查,还有2例因本身严重疾病无法配合检查。
, http://www.100md.com
    3讨论

    综上所述,对核磁共振检查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能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恐惧心理,促使患者情绪稳定,以更好地配合检查,使检查顺利完成并保证了图像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孟令平,万凯明,俞忠辉.MRI鉴别诊断肝硬化退变结节与小肝癌[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21(6):121-126

    [2]王菊吾,严树娟,钱君.护士对患者实施关怀照护的效果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8,40(8):288-290

    [3]王锦玲,王安,孙丽.CT增强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的调查分析与护理干预[J].现代护理,2010,12(22):21-29

    [4]吴世玉.B超检查前患者焦虑情绪与其检查结果的相关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38(2):137-138

    [5]张艺,梁宇霆,马人庆.MRI检查时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其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0,10(40):287

    [6]卢雨零.恶性肿瘤患者MRI检查时的心理分析及针对性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5(7):293-298

    【收稿日期】2011-10-24, http://www.100md.com(彭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