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外医学研究》 > 201118
编号:13766383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
http://www.100md.com 2011年6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118
     【摘要】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的方法。方法通过对笔者所在医院2005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31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进行的护理与康复训练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本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25 d,术后22~25 d均能扶拐行走,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及髋关节脱位,经6个月~3年的随诊,除一例因意外事故死亡外,余30例患者都可以独立或扶手杖行走,关节活动功能满意。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与康复训练,是手术最终成功的重要环节,在护理中应予高度重视。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康复原则;康复计划

    随着社会老龄化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越来越多,手术虽然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但术后的护理和康复训练计划对功能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必须针对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疼痛、功能训练、体位日常活动等问题用科学的态度、正确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和功能锻炼。2005年6月~2010年3月笔者所在科室共为31例髋关节患者进行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 百拇医药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31例患者,男23例,女8例,年龄53~68岁,平均56.5岁,其中陈旧性股骨颈骨折1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0例,类风湿关节炎3例。

    1.2治疗方法本组患者2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11例行股骨头置换术,术中采取硬膜外麻醉,术后伤口内放置引流管,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患肢皮肤牵引2~3周,牵引重量为2~2.5 kg。

    2结果

    本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25 d,术后22~25 d均能扶拐行走,疼痛较前明显缓解,在住院期间,无一例发生护理并发症及髋关节脱位,经6个月~3年的随诊,除1例因意外事故死亡外,余30例患者都可以独立或扶手杖行走,关节活动功能满意。

    3术后护理
, 百拇医药
    3.1术后去枕平卧6 h,保持患肢于外展中立位。具体方法:平躺在床上,术侧肢体下方垫软枕,使髋关节稍屈曲,在两大腿之间放置三角形厚垫,三角形的一角抵近会阴部,可帮助两腿外展,双膝关节及足尖向上,足部穿丁字鞋,以防患肢外旋。

    3.2严密观察术后24 h切口出血量,尤其是术后6 h内,注意切口敷料有无渗血迹象,观察神志、脉搏、呼吸、血压、尿量,每小时一次,甚至每半小时一次,警惕休克先兆。

    3.3伤口负压吸引,保持引流管通畅。引流袋放置应低于切口,保持负压及无菌状态,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曲或脱落。注意引流液的量和性质,如引流量持续增多应告知医生。术后48 h引流液停止,可根据医嘱拔除引流管。

    3.4搬运患者时,须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指导患者用牵引架上拉手抬起臀部,这样可有效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加肺的通气量,也便于放便盆,及臀背部皮肤护理。换药时,协助患者向健侧翻身,在双腿间放两个枕头,防止患肢过度屈曲、内收、内旋,引起关节后脱出。
, 百拇医药
    3.5疼痛护理

    3.5.1记录观察疼痛性质、部位、持续时间、诱发因素等,对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注意观察有无血压下降、恶心、恶吐等状况。

    3.5.2及时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当患者咳嗽或深呼吸时,用手拖住伤口或用枕头抵住伤口。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以减轻卧床过久引起的不适。对需翻身的患者,应妥善保护好术肢,避免对术肢的过度转动及被褥对创面的直接压迫。帮助患者保持身体舒适,去除刺激物,进行适当的背部按摩以分散注意力,创造条件使患者有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3.5.3指导患者减轻疼痛方法。心理方法:如催眠与暗示,以分散注意力,减轻焦虑与不适。生理方法:冷热敷、按摩等。必要时遵医嘱使用一些止痛药,注意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

    4术后康复训练

    4.1重要性术后康复的过程犹如走平衡木,一方面术后如果活动过多,可能会引起出血增多和局部肿胀的加重;另一方面如果术后不活动,则可能会引起关节手术后粘连或僵硬。总之,不恰当的康复可能会造成意想不到的结果,引起关节撕脱及软组织损伤。不恰当的进行康复训练或康复时间选择不恰当也可能使手术功亏一篑。
, 百拇医药
    4.2原则

    4.2.1个体化原则每位患者的一般情况有很大的差异,如术前所患疾病、年龄体质、术前情况、心里素质等,所以康复训练应因人而异。

    4.2.2全身训练原则虽然对于髋关节进行功能训练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忽略了对全身进行功能训练。全面功能训练能够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也能够对其他重要脏器的康复产生显著的作用,所以我们在康复训练中应有全面的观念。

    4.3康复训练计划

    4.3.1心理护理康复计划执行前,首先应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制定出详细的护理措施,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如有些患者对疼痛的耐受性差而不愿或不能活动,有的不了解康复训练的意义和目的。因此,为了使康复计划顺利进行,必须在康复训练前做好耐心细致的讲解和解释,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解除顾虑,积极配合。本组病例有26例主动配合,按计划锻炼,5例需在医师和护士的督促说服下进行。
, http://www.100md.com
    4.3.2术后6~12 h,开始下肢肌肉的舒缩练习,方法: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肌肉的主动舒缩活动.如踝关节趾间关节的屈伸练习,足跖屈背伸等活动,同时进行双上肢肌力练习,并进行深呼吸和扩胸运动。

    4.3.3术后2~3 d,拔除引流管后,可将病床前半部分逐渐抬高取半坐卧位,但时间不宜太长,开始5 min,逐渐增加至15~20 min。并进行足上勾和下踩动作练习,同时予下肢按摩,这样可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术后3 d内,建议患者做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练习[2],方法是:平躺在床上,绷紧大腿肌肉,膝关节保持伸直,并用力将膝关节向床的方向压,感觉已经用自己最大力时,保持这个姿势5~10秒,然后放松5秒,重复10次,尽量每小时能做5~10次。

    4.3.4术后4~7 d可以在床上进行髋关节被动屈伸练习,可将毛巾被叠成小圆卷,垫在患侧膝关节下,使髋、膝关节处于屈曲状态保持30 min。每天重复3次。
, http://www.100md.com
    4.3.5术后7~14 d,由被动的髋关节练习向主动的髋关节活动,如可指导患者做直腿抬高练习,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继续进行双上肢肌力锻炼,为扶拐下地活动做准备.

    5出院指导

    出院时,为使功能锻炼保持连续性,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并教会患者家属,使家属起监督指导作用,告知患者回家后必须注意:6周内不要将两腿在膝部交叉放置,3个月内避免侧卧,不要坐小矮凳,不要爬陡坡,以防髋关节过度内收或前屈。并与日常活动指导。手术时你的刀口有一排缝线或缝钉缝合,或者作皮内缝合;术后两周时拆除缝线或缝钉,皮内缝合则勿需拆线。在刀口没有完全愈合之前尽量避免刀口湿水。还要在刀口上包扎敷料以防衣服或弹力袜摩擦刺激刀口。术后几周内你的食欲可能减退,那是很正常的。但你必须保持一个平衡的膳食,特别是铁的补充要充足,因为它对术后组织的修复和肌力的恢复都是必需的。另外,还要保证充足的饮水量。术后在家的活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最初的几周内。一般说术后3~6周就能恢复到可以从事日常活动的程度。当然,在最初几周内活动时和晚上休息时疼痛或不适是不可避免的。
, http://www.100md.com
    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髋关节疾病的一种较安全成功、有效的手术方法。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均有特殊性,而术后精心的护理和详细严格的早期功能锻炼计划的实施,不仅可提高术后疗效而且可以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最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中应给予高度的重视。

    参考文献

    [1]杜可利,方汉萍,陈海霞.31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的护理.护理杂志,2000,15(9):532-534.

    [2]徐卫东,毕霞,裴福兴.人工关节手术与康复.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111-120.

    [3]吕厚山.人工关节外科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69-235.

    [4]吴俊生,童培建,肖鲁伟.全髋关节置换后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治疗进展.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123-125.

    [5]Masri BA,Meek RM,Duncan CP.Periprost hetic fracture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Clin Orthop Relat Res,2004:80-95.

    【收稿日期】2011-04-13

    (本文编辑:程旭然), 百拇医药(唐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