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21期
编号:13416724
临床路径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应用及变异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7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21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0例IT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干预路径的不同分为临床路径组(83例)和对照组(77例)。临床路径组中,男33例,女50例;平均年龄(58.0±11.0)岁。对照组中,男30例,女47例;平均年龄(59.0±13.0)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根据《血液病诊断和疗效标准》[5],第一诊断符合ITP诊断标准者;②血液检查指标符合需要住院指征:血小板数<20×109/L,或伴有出血表现或出血危险(如高血压,消化性溃疡等)者;③同时有其他疾病,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者,可以进入路径。排除标准:治疗后,血小板仍持续<20×109/L超过2周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进行干预。

    临床路径组采用临床路径管理方法进行护理干预。科室成立临床路径管理小组,指定医师及护士长负责,按照医师和患者表单严格执行,负责在临床路径表单标记住院第1、2天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3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