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9年第13期
编号:13379872
慢性病儿童对父母、家庭的影响及相关干预的研究现状和展望(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9年第13期
     1.1对父母心理情绪的影响

    家庭中孩子突患某种难以治愈的慢性疾病,对这个家庭而言是个灾难性事件,对患儿本人及其父母来说均是一种压力,这种压力给他们带来复杂的情感和心理上的冲突。王惠梅等[5]在研究中发现,慢性病患儿的家长有更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万学英等[6]在调查慢性病儿童家长感受的研究中发现,高昂的医疗费用会导致家长被迫中断患儿治疗以致于疗效降低,这会使家长产生悲哀或愤怒的消极情绪。由于慢性疾病的模糊性、不可预见性、未知性和复杂性,造成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父母对疾病的进展、治疗及预后不能准确地把握,加之对孩子未来的担忧,从而产生持久的不确定感[7]。余淼等[8]研究显示,慢性病儿童父母具有较高的疾病不确定感,且与焦虑情绪成正相关。

    1.2对父母生理躯体的影响

    患慢性病的儿童自我照护力低,配合度低,病程长,依赖性强,需要连续、长期、高强度的照顾,这对作为主要照顾者的父母无疑是个巨大的考验。此外,对慢性病患儿父母而言,除了要遭受长期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的困扰外,他们还需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患儿,以致于无暇顾及自身,原本的生活节奏被扰乱,休息、睡眠和休闲等均得不到保障,进而影响躯体健康[9]。据报道,父母可能因处理孩子的疾病而发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10]。长期繁重的照顾负担和精神压力最终导致急慢性的身体紊乱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2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