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6期
编号:13331689
小儿热速清糖浆解热作用研究(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6期
     [摘要]目的 探討小儿热速清糖浆对干酵母诱导大鼠发热及内毒素诱导新西兰兔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 ①大鼠发热试验:70只雄性SD大鼠,按体重和体温随机分为7组(n=10),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小儿热速清糖浆低、中、高剂量组(7.5、15.0、30.0 ml/kg),阿司匹林组(7.5 mg/kg),感冒止咳糖浆组(15 ml/kg),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预给药3 d后颈部皮下注射干酵母混悬液造模,计算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的体温,与基础体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则造模成功。分别在注射后1、2、3、6、8 h测量大鼠体温,在第6小时再灌胃给药1次。②兔发热试验:选取42只雄性新西兰兔基础体温在38.5~39.5℃,按体重和体温随机分为7组(n=6),分别为正常组,模型组,小儿热速清糖浆低、中、高剂量组(4、8、16 ml/kg),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4 mg/kg),感冒止咳糖浆组(8 ml/kg),正常组和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预给药3 d后,耳缘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计算各组新西兰兔在不同时间的体温与基础体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则造模成功。于注射后第1、2、3、4、5、6小时分别测量新西兰兔的肛温。结果 大鼠发热试验中,第1小时模型组大鼠的体温显著高于造模前基础体温(P<0.05);模型组和各给药组大鼠第2、3、6、8小时的体温高于基础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大鼠的体温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相同时间点小儿热速清糖浆高剂量组和阿司匹林组第2、3、6、8小时的体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第3、6、8小时阿司匹林组大鼠体温显著低于小儿热速清糖浆高剂量组(P<0.05);感冒止咳糖浆组大鼠第2、3小时的体温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9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