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35期
编号:13331939
心血管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管理应引起高度重视(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1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5期
     心力衰竭是现代医学中最致命的心脏疾病之一,由于缺乏客观的量化指标,目前对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药量的控制基本有赖医生的臨床判断。对于心力衰竭治疗来说,若能利用生物标志物检测指导个体化治疗将是一个理想的方式,在本届论坛上,董吁钢教授介绍了利钠肽在心衰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

    诸多研究证实,在心衰的各个阶段 B型利钠肽(BNP)和N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都是心衰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NT-proBNP和BNP浓度可用于综合评价心脏结构和心脏容量,它能反映患者心脏功能异常的程度,有利于实现个体化治疗;因此NT-proBNP和BNP浓度是目前用于心衰治疗评估最强大的客观工具,并能提供动态危险分层信息,NT-proBNP和BNP也是目前为止用于指导心衰管理研究最充分的标志物。

    BNP主要由心室合成,是心衰时神经内分泌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扩血管激素,BNP随心室容量扩增及压力负荷反应而分泌。NT-proBNP和BNP生物学特性并不完全相同,BNP有生理作用,血液半衰期短,只有22 min,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差,受肾功能影响小。NT-proBNP无生理作用,血液半衰期长达120 min,血浆和血清稳定性好。2013年美国AHA/ACC心衰指南中,对NT-proBNP和BNP在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推荐,均为Ⅰ级推荐,其临床价值得到充分肯定。

    董吁钢教授解释道,心功能不全代偿期SNS/RAAS被过度激活,而钠尿肽相对或绝对减弱,两大系统的失衡程度与心力衰竭程度呈平行变化。BNP爆发式合成,迅速被诱导表达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10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