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229409
渐增血流量治疗模式在透析低血压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8年4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12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10月在我院行MHD治疗的患者19例。其中男11例,女8例;年龄53~89岁,平均(68.9±10.8)岁。原发病为糖尿病肾病8例,慢性肾小球肾炎7例,高血压肾病3例,尿酸性肾病1例。MHD时间28~145个月,平均(79.3±37.2)个月。均以动静脉内瘘为MHD用血管通路。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①符合慢性肾脏病5期(CKD5)的诊断标准:肾小球滤过率(GFR)<15 ml/min·1.73 m2≥3个月,且至少存在下列表现之一:a.肾脏病理形态学异常;b.具备肾损害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肾脏影像学检查异常[2]。②HD间期基础血压正常或升高,收缩压≥140 mmHg和或舒张压≥90 mmHg。③MHD治疗≥12个月;④在近12周的HD过程中发生IDH>12次(IDH的诊断标准:HD过程中平均动脉压(MAP)下降≥30 mmHg或收缩压<90 mmHg,伴或不伴低血压症状,如意识障碍、肌肉痉挛、乏力、胸闷、心悸、冷汗、恶心、呕吐、便意等[3]);⑤多次调整降压方案、重新评估干体重等治疗无法减少IDH的发生。

    1.2.2排除标准 ①慢性持续性低血压患者;②有IDH的明确诱因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