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34期 > 正文
编号:13071096
残根牙拔除位点保存的临床初步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2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34期
     1.2材料与设备

    尼金刚砂BC-31号和BR-41号高速车针,长柄裂钻,微创拔牙钳,骨膜剥离子,Bio-Oss骨粉,Bio-Gide膜。

    1.3手术方法

    ①采用马尼金刚砂BC-31号和BR-41号高速车针将要拔除的双尖牙仔细磨改到龈缘以下(到磨改龈下部分时要使用较小号的小金刚砂球钻,注意保护牙周组织);②将牙齿边缘磨改到与此牙牙槽嵴顶骨边缘等高的位置;③磨改牙齿后3~4周复诊,会有大量的牙龈增生覆盖在磨改后的残根上(一般牙龈组织不能完全覆盖所需拔除的残根牙,会在残根中央见一小凹陷);④在不损伤残根周围牙槽骨的前提下,将瓣向唇侧剥离以暴露出残根(翻瓣只将牙龈分离致牙槽骨一致的水平,不可过多分离牙龈)并采用微创拔牙技术拔除残根牙;⑤在拔牙窝内植入Bio-Oss骨粉,Bio-Gide膜覆盖,牙龈瓣复位,严密缝合创口;⑥植骨粉后3个月和5个月后使用锥形束CT(CBCT)分别行牙槽骨水平向与垂直向的测量,收集两组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⑦拔牙后5个月行常规牙种植手术治疗。

    另外,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操作中要密切注意,不可损伤到残存牙槽嵴骨边缘。对于与邻牙间距小(牙间牙槽骨量少)或者颊侧牙槽嵴骨壁薄的病例,在磨除牙齿冠部以及修整牙颈部至牙槽嵴骨边时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0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