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22期 > 正文
编号:12956555
护理干预预防剖宫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价值评析(2)
http://www.100md.com 2016年8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6年第22期
     剖宫产手术后,产妇由于需长时间卧床休养,使产妇的活动量减少,下肢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加上手术操作对机体造成的损伤,手术后产妇的下肢容易形成深静脉血栓,其是导致肺栓塞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以下肢肿胀、疼痛为主[1-3]。目前,临床上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重点为预防[4],因此,实施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具有其必要性,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产妇进行分组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产妇,按照就诊顺序其中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为单胎妊娠,分娩方式均为剖宫产。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这100例产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7.65±4.37)岁;孕龄为37~41周,平均(39.05±1.13)周;初产妇9例,经产妇41例。观察组年龄23~36岁,平均(27.61±4.32)岁;孕龄为37~40周,平均(38.72±1.21)周;初产妇10例,经产妇40例。本研究经产妇及其家属知情同意。两组产妇的年龄、孕龄、生育情况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