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6年第15期
编号:12851614
不同人工诱导方法产生龙血竭的镇痛、抗炎效果的比较(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5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5期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人工诱导方法产生的龙血竭镇痛、抗炎效果。 方法 实验资料来源于广西中医药大学制药厂实验室,收集时间为2015年12月,镇痛实验采用扭体实验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阿司匹林组(0.5 g/kg),自然产龙血竭小、大剂量组(1 g/kg和2 g/kg),生物诱导龙血竭小、大剂量组(1 g/kg和2 g/kg),化学诱导龙血竭小、大剂量组(1 g/kg和2 g/kg),每组10只,各组按0.1 ml/10 g剂量灌胃给药,1次/d,连续3 d,观察各组药物对化学刺激痛反应的影响(扭体次数、扭体潜伏期、抑制率);抗炎实验为小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即空白对照组(给予同体积蒸馏水)、阿司匹林阳性对照组(0.2 g/kg)、自然产龙血竭组(2 g/kg)、生物诱导龙血竭组(2 g/kg)、化学诱导龙血竭组(2 g/kg),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连续灌胃给药7 d,1次/d。于末次给药后1 h,在小鼠右耳涂20 μl的二甲苯致炎。1 h后处死动物,剪下双耳,用6 mm打孔器切下双耳片称重,以右耳重量减去左耳重,观察其抗炎效果(耳肿胀程度)。 结果 扭体实验:自然产龙血竭大、小剂量组,生物诱导龙血竭大、小剂量组,化学诱导龙血竭大、小剂量组,阿司匹林组的扭体次数分别为(9.01±6.87)、(10.05±7.87)、(10.51±6.37)、(11.05±7.57)、(10.39±7.35)、(10.15±7.12)、(10.00±4.57)次,与生理盐水组[(21.10±10.62)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其能明显抑制小鼠的扭体次数;自然产龙血竭大、小剂量组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8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