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5期
编号:12585037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9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5年第25期
     1.2 入选标准

    ①内固定方式为短节段后路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②骨折节段为T11~L3;③手术医生均为同一组;④随访时间均>6个月;⑤排除前后路联合或前路手术患者;⑥排除伴有截瘫症状及行椎体后外侧植骨患者。

    1.3 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选用全身麻醉,患者取俯卧位,由后正中纵切口入路,依次显露棘突、椎板及上关节突、下关节突,定位伤椎,在伤椎上下正常椎体上安装连接棒和椎弓根钉将伤椎复位。采用C型臂X线机确认复位情况,对椎体复位高度欠佳不能有效闭合复位的患者应切除部分椎板,并探查椎管,采用L形捶打器捶打突入椎管的骨块直至复位,有需要时可以在该处安装横连接。对照组仅作以上处理。研究组继续采用椎弓根椎体内植骨,定位伤椎椎弓根,经伤椎进针,安装椎弓根钉,同样采用C型臂X线机透视确认方向、钉位以及深度,确认良好后将椎弓根钉取出,此时可得到直径在6 mm左右的植骨通道,置入探子观察有无破裂,无破裂即采用植骨漏斗将粒状人工骨植入,并用推入棒推入椎体。骨植入量根据椎体撑开程度判断,一般为2 g左右。植骨完毕在椎弓根入口涂抹骨蜡。常规清洗伤口,留置引流管,并将切口缝合。采用胸腰背部支具或腰围进行保护,为期3~6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疼痛评分等临床指标。疼痛评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 ......
上一页1 2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1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