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5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626716
地佐辛复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在胸科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2)
http://www.100md.com 2015年1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2015年第2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在本院行胸科肺大泡切除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Ⅱ级,男28例,女12例,年龄17~45岁,平均(38.3±7.5)岁,体重48~78 kg,平均(56.4±9.1) kg。随机分为2组,每组20例。Ⅰ组:地佐辛3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150 mg;Ⅱ组芬太尼1 mg。患者术前均无全身麻醉禁忌,无阿片类药物成瘾及药物过敏史,无心、肝、肾以及血液系统病史,无消化道溃疡病史。两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术前常规禁食、禁饮8 h,入室后常规开放静脉通道,监测SpO2、NIBP、ECG。麻醉诱导均采用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37)0.08 mg/kg,丙泊酚(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国药准字X20000024)1 mg/kg,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4 μg/kg,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0.2 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通气,静脉泵注丙泊酚(英国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国药准字X20000024)4~6 mg/(kg·h)、瑞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 30199)0.1~0.2 μg/(kg·min)、顺阿曲库铵(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869)2 μg/(kg·min),吸入七氟醚(上海恒瑞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 70172)1%~2%维持麻醉,术中根据麻醉深浅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调节给药速度维持麻醉平稳。

    1.3 术后镇痛

    两组患者术毕前15 min均给予负荷剂量,Ⅰ组:地佐辛(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0 329)5 mg静脉滴注;Ⅱ组: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42022076)0.05 mg静脉滴注。术毕恢复自主呼吸后均给予肌松药拮抗剂,待分钟通气量满意、保护反射恢复后拔除气管导管,并接静脉镇痛泵送回病房。镇痛泵配方Ⅰ组:地佐辛30 mg,酮咯酸氨丁三醇(山东新时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634)150 mg;Ⅱ组芬太尼1 mg。两组均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200 ml,设置负荷剂量10 ml,背景剂量3 ml/h,自控量4 ml,锁定时间20 min。术后患者感觉疼痛即可按动PCIA装置自行加药。

    1.4 观察指标

    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0分为无痛,10分为剧痛,<3分为好,3~4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差。Ramsay评分:1分,不安静,烦躁;2分,安静合作;3分,嗜睡,能听从指令;4分,睡眠状态,但可唤醒;5分,睡眠状态,对较强刺激才有反应,反应迟钝;6分,深睡状态,呼唤不醒。镇痛满意度评分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很满意4分,满意3分,基本满意2分,不满意1分。分别记录术后2、4、8、12、24、48 h的VAS、Ramsay评分和镇痛满意度评分值,监测并记录镇痛期间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瘙痒及呼吸抑制(术后监测SpO2低于95%)等不良反应和PCIA泵按压次数。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VAS、Ramsay及Likert评分的比较

    两组术后VAS、Ramsay及Likert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1)。

    2.2 两组镇痛泵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两组镇痛泵使用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2.3 两组PCIA泵药物用量及使用次数的比较

    两组PCIA泵药物用量及使用次数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3)。

    3 讨论

    有研究显示,地佐辛和酮咯酸氨丁三醇均有很好的术后镇痛效果[1-2]。由于酮咯酸氨丁三醇无镇静和抗焦虑作用,国外已广泛应用于镇痛[3],临床上常与阿片类药物合用进行术后镇痛[4]。术后疼痛可以令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切口疼痛以术后48 h内最为剧烈,许多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并发症都与术后伤口疼痛有关[5],特别是胸科手术,术后可引起通气功能明显下降,影响咳嗽、排痰,导致肺部感染及肺不张等并发症,延迟患者术后的恢复进度。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术后镇痛可缓解患者的痛苦,减少并发症,促进切口愈合和机体恢复。目前,术后镇痛常用阿片类药物,其中芬太尼镇痛效果确切,但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常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瘙痒、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6],少数患者出现呼吸抑制、镇静过度,这限制了强效阿片类药物在术后镇痛的应用[7]。地佐辛是一种新型的人工合成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主要激动κ受体,而对μ受体仅有较弱的激动作用,不产生典型的μ受体依赖,成瘾性少,头晕、嗜睡、呼吸抑制及锥体外系症状等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于芬太尼[8]。地佐辛作用持续时间为3 h,其镇痛作用较吗啡、可待因和喷他佐辛更强[9]。酮咯酸氨丁三醇是美国Syntex公司开发的具有强效止痛、中度抗炎和解热作用的非甾体类抗炎药物,通过降低环氧化酶活性减少抑制前列腺索的合成而产生止痛、抗炎和退热作用,减少局部、脊髓和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用于术后镇痛有较好的舒适度[10],具有解热、抗炎和高度镇痛作用,无耐受性,无停药反应和呼吸抑制作用[11]。Reuben等[12]报道,应用多模式药物或联合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止痛,既可降低单一药物的剂量,又能降低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何志权 赖丽芝)
上一页1 2 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