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29期 > 正文
编号:12498723
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4年10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张鹏 郑洪华 山东省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摘要】目的观察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PC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淄博市第七人民医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PCI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50例给予拜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50例在此基础上加用硫酸氢氯吡格雷及低分子肝素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3周,并随访2个月。治疗后3周根据临床症状和经颅多普勒(TCD)评价效果,治疗后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出血等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周,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66.0%,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及治疗后2个月两组均未见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拜阿司匹林、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后循环缺血的效果显著,安全可行,值得推广。

    【关键词】 拜阿司匹林 硫酸氢氯吡格雷 低分子肝素 后循环缺血

    【分类号】R743.3

    后循环缺血(posterior circulation ischemia,PCI)是目前临床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PCI包括后循环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是PCI最常见的血管病理表现,PCI形成的机制包括大动脉狭窄和闭塞引起的低灌注、血栓形成、动脉源性栓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96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