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11期 > 正文
编号:12708443
术前MRI定位技术应用于复杂性肛瘘手术的临床研究(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5日 韩晓光 高云 陈小清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Key words] Complex anal fistula;Preoperative MRI positioning technology;Clinical study

    复杂性肛瘘是肛肠外科一种病变范围大,治疗上面临着术后复发和肛门失禁两难的疾病[1],临床并发症多,部分病程较长的患者甚至可发生癌变,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现列为肛肠外科疑难杂病之一,需重点研究解决。手术治疗难点在于复杂性肛瘘瘘道多走行弯曲,并且穿过多个间隙,伴有隐藏支管和死腔,如果手术治疗过程中未能对局部病灶了解详细,内口定位及处理不准确,术后易复发[2]。以往临床上多在术中应用亚甲蓝染色技术对瘘管走向、内口位置进行确定,但是传统的亚甲蓝染色技术对一些封闭的瘘管存在显示缺陷,或者不能明确瘘管与肛周组织之间的解剖关系。随着MRI技术在临床各学科的广泛应用,许多疾病的诊断更加方便明确。目前MRI技术已开始应用于国内外各大医院的肛瘘术前瘘管情况检测。有相关报道表明MRI技术能准确找到肛瘘瘘管内口、隐藏支管和脓腔并明确瘘管与肛周组织的关系,提高了临床疗效,降低了肛瘘复发率,但缺乏进一步研究推广[3]。本研究对1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术前MRI检查,探讨其对复杂性肛瘘手术预后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2012年1月~2013年6月在本院经同一名主任医师肛门指检确诊并手术治疗的20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诊断参照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患者;③愿意接受手术和研究者。排除标准:①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②合并有心脑血管,肝肾或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③不能配合行磁共振检查患者;④合并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结核疾病患者;⑤精神病患者;⑥不符合纳入标准,资料不全等影响统计数据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n=100)和对照组(n=100)。对照组中男52例,女48例,平均年龄(43.5±10.7)岁,平均病程(57.3±23.5)个月,2个瘘管93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