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5期
编号:12669819
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1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5期
     [摘要] 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目前血管内介入治疗是脑动脉狭窄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对脑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 脑动脉狭窄;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治疗

    [中图分类号] R743.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2(b)-0193-04

    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时代,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中缺血性脑卒中占大多数,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年发病率为(120~180)/10万,年病死率为(80~120)/10万,而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随着血管狭窄程度的增加,特别是重度脑血管狭窄,药物治疗常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近年来血管介入材料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脑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已成为改善脑缺血的重要手段。

    1 颅外动脉狭窄的介入治疗

    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之一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尤其是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狭窄度为70%~99%)。血管内介入治疗颅外动脉狭窄尤其是颈动脉狭窄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1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

    对于中重度颈动脉狭窄的治疗,自CEA问世以来发现其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Radak等[1]的一项前瞻性非随机对照试验结果显示 ......
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3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