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4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709390
我院23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2月5日 程树生 范金玲 许继东
第1页

    参见附件。

     本院自2004年执行ADR检测报告制度以来,对促进安全、有效、合理用药,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提供了必要的帮助。通过ADR监测,及时发现药物的ADR,有助于临床对药物的合理应用、改变不良用药习惯、提高医疗质量,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报告书写质量有待提高;其次在收集的ADR报告中,易于观察的皮肤及附件反应,消化道反应,寒战、发热等,病例上报比例较高,而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慢性反应上报比例较低,因此,本院应进一步加大ADR监测力度,及时分析与反馈所获取的ADR信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耿洪业,王少华.实用药物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3-24.

    [2] 于杰,姜丽丽,王建平.39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医药导报,2012,31(1):115-118.

    [3] 陈军,黎碧玲,魏俊婷,等.我院 2004~2006年41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5):372-373.

    [4] 阎爱荣,彭芳辰.10种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8,28(9):765-766.

    [5] 李艳慧.浅谈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09,17(6):93-94.

    [6] 陈新谦,金有豫,唐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7.

    [7] 范铭.头孢菌素类药物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2012,9(2):119-122.

    [8] 陈小鸿.我院11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0):173-174.

    [9] 范明霞,段路清.我院134例不良反应报告回顾性分析[J].中国药房,2008,19(2):131-133.

    [10] 陆晓毅.儿科药物不良反应与合理用药探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3):2976-2977.

    [11] 黄月莹,徐丽娜,魏伟.临床131例药品不良反应分析[J].实用医药,2013,30(6):532-533.

    (收稿日期:2013-11-01 本文编辑:许俊琴)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