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8期 > 正文
编号:12404469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心理评价和抗抑郁干预的临床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

    王家芳 肖承文 周燕荣 张大文 江西康宁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有效干预方法。方法将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如抑制胃酸分泌药、促胃肠动力药等);实验组患者先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宗氏自我评定抑郁量表(SDS)评分,然后予以常规治疗及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治疗,疗程为8周,然后判定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抑郁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焦虑症状,加用抗抑郁药治疗后临床疗效显著。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心理评价 抗抑郁药 疗效

    【分类号】R57;R395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FD广泛存在,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因而治疗方案的选择并不容易[1]。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由简单的生物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国内外较多学者认为,心理因素在其发病中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330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