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3年第2期 > 正文
编号:12361577
全程优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影响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5日 宋彦 刘帆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探讨本院全程优化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舒适度、治疗遵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入院治疗的66例老年COPD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实施不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舒适度、治疗遵从性及心理状态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 本院针对老年COPD患者所采用的全程优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改善了治疗遵从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关键词] 全程优化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舒适度;治疗遵从性;心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1(b)-0149-02

    相关研究报道结果显示,采用全程护理的方法和措施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来说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1]。因此,为了进一步探讨本院全程优化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的舒适度、治疗遵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效果,本文选取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8月入院治疗的6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他们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现将相关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6例老年慢阻肺患者中,男性40例,女性26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71岁,平均(67.13±7.11)岁;患者病程2~22年,平均病程(12.33±8.33)年。根据患者实施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如定期进行个人的卫生护理,按时嘱咐患者吃药,保持病房内的通风,必要时给予患者常规氧疗、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止咳等治疗并配合营养护理、体位护理、排痰护理等基础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采取了以下全程优化护理措施:

    (1)入院护理。从患者入院开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介绍。同时保证患者的救治环境整洁、干净,病房内通风良好。(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病情呈现进行性发展并且逐渐加重,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护理人员此时除了耐心地讲解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发病知识和治疗方法,同时稳定患者情绪,让其尽快进入角色,适应救治环境,配合治疗[2]。(3)饮食护理。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主要食用一些清淡、高能量、高蛋白食物,少食多餐,避免腹部过度饱胀而增加肺的负担,戒烟限酒。(4)恢复期锻炼。患者进入恢复期后,进行一些耐力性有氧运动,保证运动频率、强度均适宜,生活规律,调整好作息时间,在运动的同时做到劳逸结合[3]。(5)出院前指导。患者出院前,对其耐心讲解药物使用方法、用量、不良反应,告知其遵医嘱服药,提高患者对于长期、规律用药重要性的认识。

    1.3 临床评价指标

    观察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舒适度、治疗遵从性以及SCL-90评分结果。

    1.4 疗效判定标准

    舒适度的判定标准为:本研究舒适度的测试通过本院自行设计的舒适度测试问卷进行地,问卷满分8分,1~2分为不舒适;3~4分为一般;5~6分为较舒适;7~8分为舒适。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1.5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进行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SaO2和舒适度的比较

    研究显示,在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组间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舒适度方面,实验组33例患者中,仅有1例患者不舒适,不舒适的比例仅为3.03%,而对照组33例患者中,则有7例患者不舒适,不舒适的比例高达21.21%,且组间比较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治疗遵从性的比较

    结果证明,在按时检查、按时吃药、合理饮食、戒烟、坚持运动等5个方面,实验组患者的遵从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比较P均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心理状态的比较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后,在SCL-90的各项评分上,除了敌对一项实验组得分为(1.48±0.34)分,对照组得分为(1.49±0.55)分,二者差异不大以外,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恐惧、偏执等各项得分上,实验组患者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在临床上属于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常见疾病[4-5]。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特征较为显著,患者通常是持续存在气流受限,并且这种气流受限的情况表现出进行性的发展趋势,同时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还会伴有气道和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所致慢性炎症反应的增加现象。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病来说,有些患者可能会有合并症发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严重地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从目前临床上的相关病例统计分析上来看,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人群规模较大,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死亡率也较高,尤其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他们身体机能正处于逐渐减退的过程中,免疫体系的退化以及相关基础慢性疾病的存在,致使如何帮助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康复,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6-7]。

    相关的临床实践证实:采用全程护理的方法和措施可以显著地促进患者的康复。一般情况下,全程护理除了要求医护人员要做好患者入院、特殊检查、手术前后护理、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外,还要求每位护士对所负责患者身心问题要了如指掌,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病情变化及时进行全面地掌握,从而使患者与病房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乐于接受治疗,从而全面地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8]。而本文相关研究的比较结果也进一步证实了上述观点:本文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措施后,在动脉血氧饱和度上,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在舒适比例方面,实验组患者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从整体的治疗遵从性上看,实验组患者的遵从比例显著地高于对照组患者;从护理后的心理状态上看,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患者。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结合本文的相关研究结果笔者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本院针对老年COPD患者所采用的全程优化护理措施的效果显著,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舒适度、改善了治疗遵从性和患者的心理状态。

    [参考文献]

    [1] 刘桂芹. 慢阻肺伴呼吸衰竭患者雾化吸入的综合护理措施[J]. 中外健康文摘,2012,9(21):354-355.

    [2] 徐鸿. 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护理[J]. 内蒙古中医药,2012,31(8):150-151.

    [3] 刘建华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4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