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10期
编号:12201026
医学留学生在外科手术学学习中文化休克现象的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2年4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12年第10期
     [摘要] 随着我校留学生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由于文化背景不同导致的留学生文化休克现象日益受到重视。笔者通过在外科手术学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留学生文化休克方面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教学中探索对策,为提高医学留学生的管理水平和教学效果提供思路。

    [关键词] 医学留学生;文化休克;手术学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a)-0154-02

    本文笔者探讨医学留学生在外科手术学学习中出现的文化休克现象,现报道如下:

    1 浅析文化休克

    1.1 文化休克的概念

    文化休克的概念是由美国人类学家——Kalvero Oberg在1958年首次提出[1],指一个人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由于失去熟悉的社会交流符号和手段,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有一些学者将此看成为文化适应的一部分,文化适应[2]是指,处于不同于本文化的文化氛围中,个体逐步调整、接受、适应、最后融入该文化的一个进程。有学者指出[3],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蜜月期、危机期、适应期和双文化期。文化适应的进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最关键点是,如何处理好文化休克问题。

    1.2 产生文化休克现象的根源

    文化休克现象之所以存在,在语言学的理论中,Lyons J[4]认为,主要是由于不同语言系统中的“上层结构”之间的差异。Lyons 认为任何语言系统从结构上包括:“底层结构”和“上层结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1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