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675
基本药物制度在医院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周慧 李厚德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基本药物制度作为新医改的重要产物,在医疗卫生事业的构建中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但是任何制度在探索实施过程中均会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保证基本药物制度在基层医院的顺利实施,本文对本院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基本药物制度;问题;措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2(a)-0160-02

    卫生部、财政部等九部委于2009年8月18日颁布的《关于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意见》中对基本药物的选择、生产、流通、定价、应用以及监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1],该政策中指出,我国将于2011年年底基本完成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制定。相关统计表明[2],目前我国约有6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已开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现对本院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具体如下:

    1 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基本药物的配备问题

    我国最新颁布的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在于保证基本药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优先使用问题,而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药物的合理配置是保证药品使用的关键[3]。本院在实际操作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药物种类配备不齐全,未能备齐基本药物制度中涉及的药物及省级增补的药物种类。原因在于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的品种无法从“阳光采购平台网”上采购,国家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为48.67%,省级基本药物品种配备率为33.26%,过度期省级补充品种配备率为18.07%。(2)部分药物配备的数量难以满足临床实践中的用药需求。在配送过程中,配送公司没药配送的药物种类约有40余种,厂家品种中标但因各种原因不生产而不能提供的药物种类约有36种。

    1.2 基本药物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本院在基本药物使用中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药物使用率低。统计发现,在新医改未实施前本院的基本药物使用状况如下:基本药物使用率为27.98%,基本药物处方率为43.69%,单张处方中基本药物的平均种类数为0.63,完全为基本药物的处方所占比例为9.11%。以上数值均相对较低。在新医改实施后药物使用效率过低的现象得到明显改善,但是尚不能达到基本药物制度中的要求。二是医生用药不合理,主要表现为药物之间相互作用、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药物选择不当、药物重复利用,以及用量及用法掌握不恰当等问题。三是基本药物范围中儿科用药品种少,不能满足儿科基本用药。

    2 相关原因

    本院存在药物配备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采购药物的种类多以院内医生的用药习惯为依据。(2)选择采购药物的种类时是以患者的经济状况及药物需求为基础。(3)某些药物在本院需求量较低,药品生产商一般不愿提供。(4)处方管理不到位,部分医生排斥基本药物,不规范用药。我国由政府主办的医疗机构收入的获取途径主要有政府的财政补贴、医疗服务的收费以及药物的收入等方面,在所有途径中药物收入所占比例最大,直接影响医务工作者经济来源。而基本药物制度中所包括的药物采用的零差价销售,这使得医疗单位的收入明显降低。(5)医务人员受知识、态度和经济利益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对药物的合理应用的认识不足,对基本药物的药理基础掌握不牢,这也是导致药物应用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6)使用基本药物后患者就诊人数减少,部分流到二级及以上医院。

    3 对策

    3.1 保证基本药物的配备

    医疗机构自愿采购基本药物是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配备足够种类及数量基本药物的关键因素[4],另外还需要保证药品生产商愿意配送药物。从另一方面来讲,我国卫生行政部门需要针对以上问题及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用以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对基本药物的使用,或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中限制使用药物的种类,如仅用基本药物。除此以外,还需要保证医疗生产及配送企业获得足够的利润,保证该企业自愿配送基本药物。另外,在基本药物的配备方面需要解决好其中存在的三个矛盾[5-6]:(1)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储存条件与定期采购基本药物之间存在的矛盾;(2)应用量较少的药品的配送与药品配送企业的配送成本之间的矛盾;(3)乡镇卫生院的地域分布、交通便利程度与配送企业的配送能力以及药物配送成本之间存在的矛盾。

    3.2 适当增加药物种类或更换部分药物种类

    我们在使用国家基本药物307种和省级基本药物245种中,药品种类集中在成人,儿科用药很少。儿科作为大临床科室之一,年龄包括从出生到十八岁,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病种会发生改变,用药的剂型也会发生改变。在出生到十八岁的人群中的基本医疗应该得到保证,目前在治疗小儿常见的疾病中,可选品种非常少甚至没有。例如小儿腹泻、贫血、佝偻病的用药等。适当增加儿科常见病药物种类,可减少儿童这一群体看病难的问题。

    3.3 促进基本药物的合理使用,增加药物的供给量

    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外部因素来看。首先,政府部门需要增加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济的投入,保证基本医疗单位的正常运营,改变目前存在的以药养医的负面机制,解除医务人员收入与药品收入相挂钩的现象,从根本上做到合理用药;其次,卫生行政部门需要经常考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用药情况,或将用药的考核情况与财政补偿相挂钩;除此之外,医务人员和政府部门需要向广大人民群众大力宣传有关基本药物应用的相关知识,使患者自愿接受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持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胡善联.基本药物政策的难点分析[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09,2(4):1-3.

    [2] 张新平,郑双江,田听.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可获得性研究[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0,3(6):14-18.

    [3] 张崖冰,何江江,施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64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