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2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192285
经阴道超声在诊断子宫内膜疾病中的价值(2)
http://www.100md.com 2012年2月5日 皮巍
第1页

    参见附件。

     3.4 子宫内膜炎

    子宫内膜炎大多为慢性,多为产后、流产后、宫内置环者。临床常表现有出血、疼痛、阴道分泌物增多有异味等。超声对慢性子宫内膜炎诊断率不高。超声可见子宫稍增大,与周围组织分界欠清或粘连,子宫肌层回声不均匀,内膜增厚,且厚薄不均,边缘欠清晰,以内膜回声增强为主且不均匀。超声作为一影像学,对子宫内膜炎根据超声表现结合病史只能做出提示诊断,最后确诊仍需病理检查。

    3.5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道常见的肿瘤之一,多发生在55~65岁[7]。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病理特征是原发于子宫内膜的上皮恶性肿瘤。早期无明显症状,后期多有绝经后出血出现。大部分学者赞同将子宫内膜厚度 > 5 mm作为区分子宫内膜良恶性病变的临界值。子宫内膜癌的超声表现为子宫内膜增厚、回声粗糙不均,与子宫肌层分界不清。CDFI显示内膜基底部可见丰富紊乱的血流信号[8]。超声对子宫内膜原位癌的诊断率很低,而对I期以上的子宫内膜癌诊断率明显提高,尤其是当浸润到肌层时,经阴道超声可较准确地判断子宫内膜癌的肌层浸润程度,准确率可高达84.4%[9]。

    综上所述,经阴道超声检查对子宫内膜疾病的诊断具有简便、无创、性价比高、可重复性、干扰少、无需患者憋尿等优点;并可为临床提供丰富的影像信息,为临床选择术式提供有利的依据。因此,经阴道超声检查是诊断子宫内膜疾病的首选方法,可作为了解已婚妇女宫腔内情况的首选检查手段,但是仍有较高的漏误诊率,必要时宫腔镜检查结合病理检查结果仍是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金标准,用0.9%氯化钠溶液宫腔超声造影及三维经阴道超声检查也可以作为诊断的辅助手段。

    [参考文献]

    [1] Awwad JT,Toth TL,Schiff I. 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in the perimenopause[J]. Int J Fertil,1993,38:261.

    [2] Ricci JV. Gynaecologic surgery and instruments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prior to the antiseptic age[M]. In:The Development of Gynaecological surgrey and Instruments. Philadelphia,Blakiston,1949:326-328.

    [3] 鲁红. 妇科超声检查[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0.

    [4] 胡越,朱世钗,耿筱虹,等. 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息肉的价值[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3,12(10):636-637.

    [5] 王丹凤,王亮英,游燕. 经阴道超声与宫腔镜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比较[J]. 浙江预防医学,2007,19(4):52-5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6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