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1年第23期 > 正文
编号:12118962
血液报废的生化原因和非生化原因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1年8月15日 姚艳华
第1页

    参见附件(2053KB,2页)。

     [摘要] 目的:分析本站近3年血液报废的生化原因和非生化原因,对实际工作进行指导。方法:选择近3年报废的血液制品资料,对所有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生化检测报废血液制品ALT升高为主要原因,其次为梅毒阳性,血液成分制品悬浮红细胞报废原因主要是过期未使用,血浆报废原因则主要是因为脂血,浓缩血小板相对较多的报废原因是过期。结论:针对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工作检查,做好献血前宣传工作、提高初检敏感性,能有效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关键词] 血液报废;原因;分析;非生化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66.1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 1674-4721(2011)08(b)-090-02

    随着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的不断深入,以及公民无偿献血意识加强,各地区无偿献血人次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血液报废率也随之上升[1]。本研究主要总结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站对于无偿献血者,采集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2010年1月本市中心血站报废血液品种5 925袋。

    1.2 方法

    所有无偿献血者填写献血登记表,采用金标法快速检测HBsAg、血型、血比重,检测合格者进入无偿献血献程序,血液检测实验室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进行双人双试剂检测,常规检测感染5项,进行初复检,同时采用赖氏法对谷丙转氨酶(ALT)进行初检,采用速率法进行复检,排除以上检测阳性献血者,血液成分制品过期、破损、析出、脂血和血量过少等主要通过肉眼外观进行判断。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EXCEL建立表格,采用描述性统计学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近2年生化检测血液报废原因

    2年中ALT升高均为主要原因,其次为梅毒阳性,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抗-HIV阳性均较少见,且2009年ALT升高者较2010年为少,抗-HIV阳性和梅毒阳性呈上升趋势,HBsAg阳性和抗HCV阳性维持稳定。具体见表1。

    由表1可见2008~2010年生化原因报废原因中,ALT升高、梅毒阳性及HBsAg阳性是主要报废原因,排在报废原因的前3位。

    2.2 不同血液成分报废原因分析

    悬浮红细胞报废原因主要是过期未使用,其次为血量过少,血浆报废原因则主要是因为脂血,机采血小板相对较多的报废原因是过期,冷沉淀报废的各种报废原因较分散。具体见表2。

    3 讨论

    本组生化检测血液报废的原因中,ALT升高均为主要原因,其次为梅毒阳性,而HBsAg阳性、抗HCV阳性和抗-HIV阳性均较少见,孙业富等[2]认为对于抽取的初检管选用含有抗凝剂的针筒,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注入试管内,在每个试管上加上塞子,并直立于试管架上,以防溶血,这种操作在避免细菌污染和血液与空气长时间接触的同时,常规引起ALT的升高,本组还发现ALT升高者中夏季明显增加,因为夏季温度高,街头采血时标本在外界存放时间长,笔者认为在采血后立即及时将标本存放入4℃冰箱内,并且在转运过程中也将标本处于低温保存中,能减少ALT升高的比例。同时分析HBsAg报废率较低的原因,可能是献血前筛选淘汰大部分阳性献血者,而抗-HCV较低是该项目在五项检测指标中正常人群阳性率属最低的一种指标[3]。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展,抗-HCV阳性患者也越来越多,随之参与献血的者比例也在增加,解决方法上,邓永福等,袁文声等[5]建议:初筛时使用灵敏度较高的HBsAg试剂,并严格按标准操作规程操作,放置时间达到要求,防止漏检,同时使用特异性高的梅毒试剂。

    不同血液成分报废原因中,悬浮红细胞报废原因主要是过期未使用,其次为血量过少,血浆报废原因[6-7]主要是因为脂血,机采血小板相对较多的报废原因是过期,冷沉淀报废的各种报废原因较分散。要减少脂肪血造成的血液报废,急需加大献血宣传,尽快建立一支热心无偿献血,了解献血知识的固定献血者队伍。对于血袋破损引起渗漏也是报废的一大原因,一般为血液在采集、分离、制作、运输以及用血等过程中操作不规范引起,规范操作可减少血液报废,其他原因如医院退血等造成的血液报废,所以实际工作中,首先针对引起血液报废的原因进行工作检查,做好献血前宣传工作、提高初检敏感性,能有效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

    [参考文献]

    [1]梁启忠.盐城市区无偿献血各种报废原因分析[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5,12(1):58-59.

    [2]孙业富,夏爱萍.血站行政机构调整后降低ALT初筛血液报废率的探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72-73.

    [3]夏凉,冉茂香.不同献血模式血液报废原因分析及对策[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29(4):311-313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053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