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12期 > 正文
编号:12035687
罗哌卡因复合喷他佐辛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25日 梁健华,程平瑞,阮绪广,苏怀轩,黄 雁
第1页

    参见附件(1238KB,2页)。

     [摘要]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喷他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对麻醉和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0例需臂丛神经阻滞的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0例,3组局麻药均为0.4%罗哌卡因30 ml,A组不用喷他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喷他佐辛30 mg,C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记录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感觉阻滞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B组长于A、C组(P<0.05),麻醉起效时间3组无区别,C组恶心呕吐及头昏的发生率高于A、B两组。结论:0.4%罗哌卡因30 ml复合喷他佐辛30 mg行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少。

    [关键词] 喷他佐辛;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

    [中图分类号] R614.4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4(c)-063-02

    喷他佐辛是混合型阿片受体激动-拮抗剂,激动K、δ受体,拮抗μ受体,镇痛效力强,皮下或肌内注射30 mg相当于吗啡10 mg的镇痛效果,呼吸抑制作用约为吗啡的1/2。在镇痛的同时具有良好的镇静作用,药物作用持续时间长而且基本上不产生药物依赖性。动物研究证实,外周神经元表面存在阿片受体,阿片类药物可通过其外周受体发挥镇痛作用[1],阿片类药物的外周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观察罗哌卡因复合喷他佐辛行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60例上肢手术患者,年龄18~50岁,ASAⅠ~Ⅱ级,体重40~75 kg。患者无臂丛神经阻滞的禁忌证,无吸毒史,无神经源性疾病,未用过止痛药。

    1.2 研究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20例。3组局麻药均为0.4%罗哌卡因30 ml(每支75 mg,阿斯利康公司,批号LA1621),A组不用喷他佐辛,B组在局麻药中加喷他佐辛30 mg(每支30 mg,北京双鹤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0908111),C组阻滞完成后即静脉注射喷他佐辛30 mg。患者术前药为肌注阿托品0.5 mg,苯巴比妥0.1 g,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无创血压、心电图和脉搏氧饱和度。患者取仰卧位,按肌间沟阻滞常规行臂丛神经阻滞,患者有异感后,回抽无回血后注入上述药物。所有阻滞操作均由同一名麻醉医师完成。

    1.3 麻醉效果评价

    所有患者的评价记录均由非实施该神经阻滞的麻醉医师完成。①麻醉起效时间。在神经阻滞完成后30 min内每3分钟测定一次感觉阻滞效果,以相关神经支配区域针刺痛感消失为标准。各神经测试区域如下:腋神经-三角肌下缘外侧,肌皮神经-前臂外侧上中1/3交界处,桡神经-虎口区,正中神经-大鱼际和食指远端指节指腹,尺神经-小鱼际和小指远端指节指腹,前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臂内侧皮神经-上臂内侧。阻滞操作完成30 min后开始手术,患者感觉手术部位疼痛,不能达到手术要求为阻滞不完善,使用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②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为阻滞完成到患者感觉恢复时间。③镇痛持续时间,阻滞完成到第1次需要镇痛的时间。④不良反应:恶心、呕吐、头昏、呼吸抑制、尿潴留、瘙痒。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分组间比较用t检验,组内比较用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各组患者年龄、体重、ASA分级和手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起效时间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和镇痛持续时间B组明显长于A组和C组(P<0.05),见表1。不良反应方面,3组患者均未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头昏的发生率C组较高,见表2。

    3 讨论

    臂丛神经阻滞不全有一定的发生率,常需静脉辅助阿片类镇痛药物,可能给患者带来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头昏、尿潴留等不良反应[2]。喷他佐辛为部分K受体激动剂,同时又是μ受体拮抗剂,常称为混合型激动-拮抗剂,有良好的镇痛、镇静作用,与吗啡相比很少产生耐受性和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瘙痒等不适感。动物研究证实,外周神经元表明存在阿片受体[1],阿片类药物与局麻药联合用于外周神经阻滞是否可以减少局麻药物的用量和副作用、增强阻滞效果得到普遍关注。Nishikawa等[3]在臂丛神经阻滞时在局麻药中加入小剂量阿片类药,结果阻滞成功率增加,感觉阻滞时程延长。许多研究也表明局部麻醉时加用阿片类药物可以取得良好的镇痛效果[4]。Wajima等[5]对比了在臂丛神经鞘内连续输注阿片类药物和连续静脉滴注阿片类药物的镇痛作用,发现前者的镇痛作用更强。本研究显示,喷他佐辛加入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延长了感觉阻滞和镇痛持续时间,而静脉注射同等剂量的喷他佐辛作用不明显,提示喷他佐辛可能通过外周途径对罗哌卡因臂丛神经阻滞产生增效作用。另外,局部应用喷他佐辛可出现头昏等不良反应,但发生率较静脉用药低。

    虽然阿片类药物对外周神经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但本研究表明0.4%罗哌卡因30 ml复合喷他佐辛30 mg行臂丛神经阻滞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参考文献]

    [1]Murphy DB, McCartney CJ, Chan VVV. Novel analgesic adjuncts for brachial plexus block:a systematic review[J]. Anesth Analg,2000,90(5):1122-1128.

    [2]杨利民,栾丰年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8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