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10年第8期 > 正文
编号:12039507
氯氮平长程治疗的安全性探讨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5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237KB,2页)。

     [摘要] 目的:探讨治疗量氯氮平长程治疗的安全性。方法:对68例单一用氯氮平治疗的患者,按治疗剂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按疗程分为A、B、C 3组,进行一般情况调查表、TESS、RESES和不自主运动量表评定,并作统计分析。结果: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副反应比较,两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经t检验,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疗程3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总分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与药物剂量、疗程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剂量与脑电图异常呈负相关(r=-0.591,P<0.01);疗程与不自主运动呈正相关(r=0.379,P<0.05)。结论:治疗量氯氮平长程维持治疗的安全性与维持量短程治疗基本一致。

    [关键词] 氯氮平;长程治疗;副作用;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97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10)03(b)-045-02

    目前的抗精神病药物只是对症治疗,必须给予长期的维持治疗。多数医生认为还是3~5、8~10年,甚至终生服用维持量为好。新型抗精神病药氯氮平,具有疗效确切、费用低廉、依从性好的优点,但其治疗量长程治疗的安全性如何,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治疗量氯氮平长程治疗的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按治疗剂量分组观察组:男28例,女4例;年龄24~56岁,平均(41.63±10.85)岁,氯氮平日量250~400 mg,平均(278.13±44.60) mg。对照组:男30例,女6例;年龄28~60岁,平均(42.30±10.27)岁,氯氮平日量100~200 mg,平均(176.39±34.8) mg。

    1.1.2 按疗程分组A组:男2例,女2例;年龄24~28岁,平均(26.00±2.83)岁;疗程2年。B组:男18例,女2例,年龄28~56岁,平均(38.70±8.96)岁;疗程6~10年,平均(8.80±1.75)年;C组:男38例,女6例;年龄 30~60岁,平均(44.96±9.81)岁,疗程11~18年,平均(15.91±2.51)年。

    1.2 入组标准

    ①符合CCMD-3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年龄18~60岁;③单用氯氮平治疗;④疗程在1年以上。排除标准:①与其他抗精神病药物合并治疗者;②开始氯氮平治疗前有严重躯体疾病者。

    依据上述标准,共纳入68例患者,按每日治疗的剂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使用氯氮平治疗,剂量每日250~400 mg;对照组:使用氯氮平治疗,剂量每日100~200 mg。按疗程将样本分为3组,A组<5年,B组5~10年,C组>10年。

    1.3 研究方法

    自制调查表,内容包括:一般项目、白细胞结果、脑电图结果,其中白细胞和脑电图结果为调查当月内检查结果;药物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评定;RESES锥体外系副反应量表评定。所有项目均由2名主治医师共同在同一天内完成。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输入微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剂量氯氮平治疗患者的副反应比较

    两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经t检验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 不同疗程3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

    3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总分3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因子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与药物剂量、疗程的相关分析

    剂量与脑电图异常呈负相关(r=-0.591,P<0.01);疗程与不自主运动呈正相关(r=0.379,P<0.05)。详见表3。

    3 讨论

    氯氮平由于其疗效好,较少引起锥体外系副反应,对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有效率达30%~60%,对精神分裂症阳性和阴性症状均有效,故受到普遍欢迎,使用频度仍然为第一位。但近年来,临床多次报道,应用氯氮平后发生猝死。从临床观察,其副反应多发生于治疗初期,维持治疗的副反应较少,故对其长程高剂量治疗的安全性进行评价十分必要。

    本研究结果说明,不同剂量两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经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量氯氮平维持治疗的安全性与维持量是基本一致的。从不同疗程3组间药物副反应各因子分比较看,经单因素方差分析除不自主运动评定量表总分外,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氯氮平长程维持治疗与短程维持治疗,其安全性基本一致。

    相关分析说明,药物剂量与脑电图异常呈负相关,脑电图异常与疗程无相关性,提示:维持治疗1年以上,氯氮平所致脑电图异常并不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37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