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13期
编号:12054694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5月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1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与机械通气时间的关系及其病原学检测特点,为临床工作中防治院内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四川省攀枝花攀钢总医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机械通气时间长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共检出47株病原菌,其中以革兰阴性细菌为主;成功脱机24例,占61.5%,死亡15例,占38.5%。结论:临床上要合理应用抗生素,尽量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可以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学;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6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7(a)-065-02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简称VAP)是指机械通气(MV)后出现的肺部感染,属难治性肺炎,目前尚缺乏快速理想的病原学诊断方法,治疗主要依赖于经验用药,是临床上采用机械通气治疗常见的并发症和重要死亡原因之一[1]。现将我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3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2008年5~12月收治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28~76岁,平均(49.6±10.8)岁,机械通气时间2~40 d,平均(16.9±5.7) 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4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0例,支气管哮喘12例,心肺复苏术3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