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当代医药》 > 2009年第9期
编号:12056203
健康体检抽血晕针的护理对策
http://www.100md.com 2009年3月25日 《中国当代医药》 2009年第9期
     [摘要] 晕针是健康体检抽血过程中常见的一种血管性晕厥,针对晕针的各种诱发因素,通过护理干预,可大大减少晕针发生率,提高护理效果。

    [关键词] 体检;晕针;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2[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81-02

    晕针是一种血管性晕厥,它是由强烈的针刺等刺激,通过迷走神经反射,引起血管的扩张,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回心血量减少,进而心输出量降低,血压下降,导致暂时性广泛脑血流量减少,从而引发晕厥[1]。临床表现为头昏、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大汗淋漓,重者出现意识丧失、血压下降、大小便失禁,甚至休克,如不及时处理,将会出现严重后果。抽血是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为了降低晕针的发生率,防止意外,提高抽血成功率及工作效率,对健康体检者抽血晕针进行原因分析、处理、制定护理对策是十分必要的。

    1原因分析

    1.1精神因素

    对抽血知识了解甚少,认为抽血后会损害身体,情绪紧张,有惧怕与顾虑情绪。神经高度紧张,反射性引起广泛的小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脑供血不足发生晕针[2]。体现在首次抽血者心理适应性较差,抽血晕针的发生率较高;曾有多次抽血经历者心理适应性相对较好。

    1.2环境因素

    气候干燥、闷热、气压低、诊室空气不流通、声音嘈杂等环境因素可促使晕针的发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6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