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8年第9期 > 正文
编号:13280194
古法行气术与《黄帝内经》
http://www.100md.com 2018年9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8年第9期
     重温《黄帝内经》:“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我们得知上古之人,皆善摄生。中华养生,虚无行气,悠悠远久,源远流长。

    一、《黄帝内经》之静以养生理论

    有关静以养生的说法,如《素问·上古天真论篇》曰:“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憺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灵枢·上膈论篇》说:“恬憺无为,乃能行气。”这些都是我们所十分熟悉的。这些论述说明《黄帝内经》对“清净”、“无为”的保健养生作用已有充分的认识。重温《黄帝内经》,發现有关“静以养生”的论述还很充分,比如《痹论篇》:“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人之阴气主内,在内之气宜静藏,躁动则易消亡);《汤液醪醴论篇》:“嗜欲无穷,而忧患不止,精气驰坏,荣泣卫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欲望无涯,忧虑、患得患失不尽,阴气精神躁动消亡,内里的营血容易泣涩,卫外的卫气也被削除,所以神气偿失而疾病难以痊愈);《天元纪大论篇》:“应地之气, 静而守位”(与地气相应的人的内在精气神,理应安静以相守);“清净则志意治,虽有邪毒,弗之能害”(人的精神清净则意志安定,虽然有邪气来袭,也不能造成大的伤害);《六微旨大论篇》:“不生不化, 静以期也”(有序的生生化化机制,精神清静则是可以期待的);《至真要大论篇》:“清静则生化治,动则苛疾起”(清静能藏神生机有序,躁动则消亡苛疾丛生);《素问遗篇·刺法论篇》还有“寅时面向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3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