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5年第7期 > 正文
编号:12715819
韵味素食
http://www.100md.com 2015年7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2015年第7期
     素食不单调乏味,而是同肉食文化一样,都在日常饮食中占有重要地位,也是烹调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素食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花色品种,选料精细,制作考究及风格等方面,决不亚于荤菜。

    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为素菜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豆腐不仅是素菜的重要原料,也是素食中的优质蛋白。因此,豆腐的发明不仅大大丰富了素菜的内涵,而且在营养学方面使素食主义有了更加强有力的说服力。北魏的《齐民要术》中专列了素菜一章,介绍了11种素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素食谱。

    南朝的梁武帝崇尚佛学,终身吃素,并倡导素食,大大推动了素食文化的发展。《东京梦华录》和《梦梁录》记载,北宋汴京和南宋临安的市肆上有专营素菜的素食店。在《山家清供》中还记载了当时有“假煎鱼”,“胜肉夹”和“素蒸鸡”等素菜荤作的手法。

    宋时林洪的《山家清供》所载一百多种食品中大部分为素食,包括花卉、药物、水果和豆制品等。还有陈达叟的《本心斋疏食谱》,记录了20种用蔬菜和水果制成的素食。

    明清时,素食的发展愈加繁荣,素食在文献中的记载也非常丰富。清末薛宝辰《素食说略》中记述了二百多种素食。中国素食也有走出国门的历史。日本学者木宫泰彦的《中国交通史》记载,明末隐元和尚东渡日本时,曾传去某些烹饪制作技艺,其中就有“净素烹饪”技术。

    中国素食有三大流派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17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