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1年第11期
编号:12153887
遵生之典范,怡养之楷模(续)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1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1年第11期
     原文

    《洗心说》①:“福生于清俭,德生于卑退②,道生于安静,命生于和畅,患生于多欲,祸生于多贪,过生于轻慢,罪生于不仁。戒③眼莫视他非,戒口莫谈他短,戒念莫入贪淫,戒身莫随恶伴;无益之言莫妄说,不干己事莫妄为。默,默,默④,无限神仙从此得;饶,饶,饶,千灾万祸一齐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隐;休,休,休⑤,盖世功名不自由。尊君王,孝父母,礼贤能,奉有德,别贤愚,恕无识。物顺来而勿⑥拒,物既去而勿追;身未遇而勿望,事已过而勿思。聪明多暗昧,算计失便宜,损人终有失,倚势祸相随。戒之在心,守之在志。为不节⑦而亡家,因不廉而失位。劝君自警于生平,可叹可警而可畏。……惟正可守,心不可欺。”

    解读

    《洗心说》中,首先分析了“八生于”。即“幸福生活来自于清廉俭朴;道德品质来自于谦虚相让;聪明睿智来自于安静思考;生命来自于和谐舒畅;灾祸来自于贪欲;过错来自于傲慢;罪恶来自于不守规则”。前四条颂扬了好品德、好归宿;后四条规劝人们多奉献,多关爱,多谦虚,多助人。

    次论“六莫”、“六失”、“四勿”。“六莫”:莫看他人的缺点,莫说他人的坏话,莫想淫逸之事,莫与坏人同流合污,莫乱讲无益的话,莫插手无关的事。“六失”:再聪明的人也有考虑欠缺之处,过于算计的人也有失算的时候,损害别人最终会伤害自己,依附权势的人会给自己带来灾难,失去节操的人会失掉身家,贪污受贿会丢失官职。告诫人们牢记“失”之源,吸取教训,做好人、善者。“四勿”:辛勤劳动的果实不拒绝,丢失的物品不追回,失去的机遇不渴望,过去的事情不思念。要正确对待事和物。

    这些自警语告诫人们:端正思想,遵守社会公德,正确面对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情,约束自己,警示自己,管好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有修养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论“十个字”即:默——静默沉思,潇洒倜傥;饶——包容宽恕,豁免一切灾难;忍——忍让柔和,债主冤家随即消失;休——急流勇退,安度晚年。尊——尊重领导;孝——孝敬父母;礼——敬重德才兼备的人;奉——崇敬品德高尚的人;别——识别忠良和愚笨;恕——宽恕没有知识的人。

    《洗心说》最后云:“端正思想,坚定志向,守住正派,自警终生。”努力实践这些令人感叹、警觉且敬畏的话。

    点评: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议论文的范围,本说通篇为规劝、告诫和自警语句,论说生活中应具备的社会公德和违反公德带来的负面反应。其目的是洗去思想上的灰尘,维护心灵深处的圣洁,吸取生活中的教训,回归人间的正道。名为自警,实则警人、警事以及鉴人。要使所有的人加强品德修养,维护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共建安定团结、和谐美满的家园。

    注释:

    ①《洗心说》:作者明·高濂。

    ②卑退:谦让之意。

    ③戒:防备之意。

    ④默:静默不作声。

    ⑤休:停止之意。

    ⑥勿:否定副词,不要。

    ⑦节:节操。 【编辑:安然】, 百拇医药(时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