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现代养生》 > 2010年第8期
编号:11967157
宋代文人的饮茶之“静”
http://www.100md.com 2010年8月1日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10年第8期
     一、环境之静

    环境是影响和决定饮茶心情的一大因素,文人们总是力求在幽静雅致的环境中饮茶。他们寄情山水的同时啜饮香茗,既能欣赏风景,又能洗涤心灵,得到双重的审美愉悦。比如树荫之下,清净自在,陆游《同何元立蔡肩吾至东丁院汲泉煮茶》:“旋置风炉清樾下,他年奇事记三人。”或在竹林中,清幽高雅,陆游《喜得建茶》:“故应不负朋游意,自挈风炉竹下来。”或者对花而啜,虽然唐人最忌如此,但宋代这样的观念逐渐淡薄,文人们认为在花间品茗风雅至极。邹浩《同长卿梅下饮茶》云:“不置一杯酒,惟煎两碗茶。须知高意别,用此对梅花。”梅花自古就是高洁的象征,与品茗结合在一起,更显得清高雅致。或者对月而饮,月亮本是能引起文人无限遐思的事物,望月思乡、望月怀人、望月感怀是诗词中的永恒主题。在清冷的月光中,细啜清茶,宁静祥和,品茶也是品味世间百态。文彦博在《和公仪湖上烹蒙顶新茶作》中写道:“蒙顶露芽春味美,湖头月馆夜吟清。”或者于亭轩小饮,亭轩大多都是依山傍水而建,不失为品茗佳处。文同《北斋雨后》:“唤人扫壁开吴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04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