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美容医学》 > 2012年第15期 > 正文
编号:12334139
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研究进展(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8月1日 刘美辰等
第1页

    参见附件。

     鼻唇沟是颊部与鼻唇部分界的解剖标志,它随机体老化而逐渐变深,是中面部老化的显著特征。鼻唇沟皱纹的治疗仍然是面部老化综合征治疗中一个尚未解决的难题。目前主要问题是如何用理想的技术得到长期持久的效果,并且能减少复发。本文就鼻唇沟年轻化治疗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鼻唇沟应用解剖

    鼻唇沟位于鼻翼、颊和上唇的结合线处,向下向外弯曲,逐渐消失在口角外下方。

    1.1 鼻唇沟逐层解剖

    1.1.1皮肤层:在鼻唇沟内外侧,皮肤的厚度无显著差异。

    1.1.2脂肪层:鼻唇沟两侧的脂肪量差异明显,鼻唇沟内侧结构致密,脂肪含量偏少;而鼻唇沟外侧结构疏松,皮下脂肪较多且突出[1]。有学者认为存在鼻唇沟脂肪体,位于颊脂肪的上部并与下颌脂肪重叠[2]。对于鼻唇沟形成影响较大的颧脂肪垫位于面中部皮下脂肪层的上界,下睑眼轮匝肌眶部前方,其内界可到达鼻唇沟、上唇及口角,下界可到达下颌缘,外界达耳屏前,形成一个近似倒三角形结构[3]。

    1.1.3纤维连接:鼻唇沟有明显的纤维连接,弹性大,长1~2cm,厚约5mm,其纤维松散包绕脂肪颗粒。这些纤维连接即颊上颌韧带,使鼻唇沟在笑时加重。鼻唇沟内侧纤维丰富,对皮肤、肌肉粘膜连接悬吊力较大。鼻唇沟外侧纤维成分较少,纤维稀疏,对于皮肤肌肉等连接悬吊力较小。

    1.1.4表情肌:与鼻唇沟相关的表情肌有提上唇鼻翼肌、上唇提 肌、颧小肌、颧大肌、提口角肌。解剖中牵拉颧大肌和提上唇鼻翼肌的外侧部分,可直接使鼻唇沟加深。而牵拉颧小肌、提上唇肌、提口角肌、颧大肌、提上唇鼻翼肌的内侧部分,则通过使上唇上提而加深鼻唇沟。

    1.2 鼻唇沟区域的血供:鼻唇沟区域的血供很丰富,该区血供主要来源可分为四种类型:①以面动脉为主;②以眶下动脉为主;③以面横动脉为主;④以眶下动脉、面横动脉、面动脉、内眦动脉等混合而成的多源性血供。其中内眦动脉于鼻翼处分支进入鼻唇沟上1/4区。面动脉的延续则经鼻唇沟深面分支进入皮下,上唇动脉在唇外近鼻翼处有分支进入鼻唇沟区[4]。

    1.3 鼻唇沟区的神经:面神经颧支、颊支、下颌缘支及面横动脉、腮腺导管均走行在SMAS深面。颊支穿行于颊脂肪垫、咬肌等。颧支穿行于腮腺、咬肌筋膜、颊脂肪垫、颧大肌等,最后于颊支汇合于颧大肌深面,支配颧小肌、提上唇肌、眼轮匝肌等[5]。

    1.4 蜗轴:又称“口角轴”(modiolus),是指诸多肌肉环绕口角并向口角旁的一点汇聚、互相交织,最后形成一致密、可活动的纤维肌性团块[6]。年轻时它显得短且张力较大,老年时则降低、变长。蜗轴与鼻唇沟的关系密切,鼻唇沟呈凸形时蜗轴比较浅,呈凹形时蜗轴较明显。

    2 鼻唇沟老化因素及形成机制

    鼻唇沟皱褶加深是面部老化的重要表现之一,鼻唇沟的形成机制比较复杂,与很多因素有关,如:①皮肤衰老、变薄,缺乏弹力纤维,由于重力作用被拉长;②面部脂肪层的老化明显快于SMAS肌肉及骨组织层,脂肪层体积的增加将会使得衰老形态放大[7];③颧弓韧带、皮肤、咬肌韧带因衰老缺乏弹性,松弛以及重力作用被拉长;④鼻唇沟外上方与内下方组织结构的差别:外上方疏松,内下方致密;⑤长期反复的表情肌运动,皮肤、颧部脂肪垫与表浅肌肉腱膜系统、表情肌之间产生剪切应力,皮肤与皮下组织产生向下的相对位移;⑥上颌骨发育不良,上唇组织后缩使鼻唇沟明显。此外体位的变化会导致鼻唇沟形态的变化。卧位较之于坐位时鼻唇沟的程度会明显减轻或消失。

    3 分类

    4 测量方法

    以往鼻唇沟的分度大多根据摄影图片做出的评价,受灯光、化妆及患者体位的影响大[11]。3D彩点立体摄影[12]测量技术评估鼻唇沟容积,快速、无创、客观、无不适,为面部手术操作提供了客观的评估手段。

    5 治疗方法

    5.1组织填充:常用的填充材料有化学合成材料,胶原蛋白、自体脂肪组织、筋膜组织等。

    5.1.1膨体聚四氟乙烯填充: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ite trafluoroethylene,ePTFE)有稳定的化学性质以及特有的多孔超微结构,是理想的填充材料[13]。但ePTFE极易吸附杂质贮留于其内部微孔之中,使其丧失了良好的组织相容性,可引起组织的排异反应,造成手术的失败。

    5.1.2透明质酸填充:透明质酸是细胞外基质的主要成分,交联形式的透明质酸可以更长时间抵抗降解。透明质酸安全、可靠,并发症的发生率只有5%[14],主要包括注射部位的青紫、红斑、疼痛和瘙痒[15]。这些轻微的不良反应通常消除很快而且不留后遗症。少部分患者可有局部硬结,持续时间不会超过2周[9]。明显的血管并发症大多严重而持久,与血管内注射,血管外部压迫,血管损伤,血管痉挛有关[16]。最严重的早期并发症是组织坏死。一旦这种不良反应发生,可使用热的2%硝酸甘油膏扩张血管,按摩并应用透明质酸酶治疗[17]。

    5.1.3聚左旋乳酸填充: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PLLA)是一种合成的与人体相容的聚合物,能自动被人体分解代谢,使用前无需皮肤过敏测试[18]。注射入体内后能够刺激机体胶原蛋白的形成,皮肤纤维化,而渐进性的改善面部皱纹及凹陷[19]。注射层次为骨膜上方及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可用于治疗面部脂肪萎缩[18],鼻唇沟形态缺陷及面部其他皱纹。治疗效果可维持到术后30~40个月[20],但是其起效较其他填充材料慢。轻微的并发症有水肿、血肿和充血反应。也有报道称其可引起巨细胞肉芽肿反应,在3年内可自行缓解[21]。

    5.1.4胶原蛋白填充:胶原蛋白具有抗原性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522kb)